• 82阅读
  • 0回复

草原孕育了歌喉时代给予了翅膀蒙古族新一代女牧民展风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1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万众瞩目世妇会

  草原孕育了歌喉时代给予了翅膀
蒙古族新一代女牧民展风采
本报讯记者傲腾报道:从祖国南海中的南澳岛到北国边陲满洲里,都可以听到草原百灵——蒙古族姑娘优美动听的歌声,可以品尝到她们捧出的飘香奶茶,新一代蒙古族姑娘,像飞出草原的百灵鸟,把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带到祖国各地。
内蒙古草原历来被誉为“歌舞之乡”,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能歌善舞。改革开放给了她们机遇,一批又一批内地的大、中城市宾馆、餐饮、旅游业,到内蒙古草原招聘歌手,她们草原百灵般的歌喉得到中外宾客的赞誉,草原姑娘们也认识了自己的优势。这样,一带十,十带百,草原上成百上千能歌善舞的姑娘走出了草原,有的受聘于他人,有的自立门户;成为遍布大江南北的“草原百灵族”。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的“成吉思汗风俗风味食府”的主人萨仁小姐是我国蒙古族歌星腾格尔的姐姐,她也和弟弟一样有着亮丽的歌喉。她带着几名鄂尔多斯草原的姑娘,在此办起了蒙古族风味餐厅,人们可以在她的餐厅里品尝蒙古族食品,欣赏优美的蒙古歌,这个餐厅由于独具特色,成为该市最火爆的餐厅之一。
这些“飞出”草原的“百灵族”不仅自己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开阔了眼界,同时也增进了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的相互了解,并为故乡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在上海一家大饭店服务的内蒙古巴彦淖尔盟蒙古族姑娘高娃利用在大饭店接触外商多的便利,向他们介绍了家乡的资源优势及名优产品,吸引他们到家乡投资,去年先后介绍了四批外商到内蒙古考察。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族姑娘其木格,在日本高崎市边学习边创办中国蒙古风味风俗餐厅,去年从日本为家乡引进了十五万元的无偿资金,在草原上为孩子们盖起了一座漂亮的活动中心。
这些走出草原的姑娘,她们的“根”还在草原,她们中有的人在外地积累了资金,有的学到了一技之长。她们中间一些已经回到故乡,带领牧民创办工厂,搞经营,走致富之路,她们有新观念,新思路,正在成为市场经济中的草原上的新一代牧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