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喜看重点建设新步伐——陈锦华吴官正吴昌元访谈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13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访谈录

  喜看重点建设新步伐
——陈锦华吴官正吴昌元访谈录
本报记者严冰
凡关心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人,都会关心我国经济实力的脊梁——重点建设项目。在这方面,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送来了好消息:1994年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较好:“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提前一年建成,京九铁路全线进入施工高潮,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以及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引大(大通河)入秦(秦王川)总干渠通水。
这确实是令人鼓舞的。过去的一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有了明显的发展,全年新增发电机组容量1500千瓦、铁路新线和复线3300公里、高等级公路1900公里、电话交换机近1900万门。
这些情况告诉我们,近年来“重点不重”的问题已经有所扭转。究其原因,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对记者说,这首先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效。为加强重点建设,国家安排了专项资金,并采取“射点球”的办法,直接戴帽下达到位。1994年,国家加大了重点建设投资的力度,151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超额完成了年度投资计划,资金到位率明显高于往年。
“投资体制的改革,也是去年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人大代表、铁道部办公厅主任吴昌元说。这方面的变化是深刻的:投资主体由过去主要由国家投资转变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城乡居民、外商多元化投资;投资方式由过去政府投资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联合投资以及中外合资合作建设等多种方式;投资渠道打破了过去的国家财政拨款的单一渠道,形成了各级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国内银行贷款、财政拨款、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以及利用外资等多种渠道并存的新格局。每个项目形成了“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投资风险”的新机制。
去年,重点建设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地方的积极参与。京九铁路在江西境内进展顺利,就和江西省政府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援分不开。人大代表、江西省省长吴官正说,国家重点建设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只有把国家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等重点建设搞上去,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江西的经济也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所以,我们进一步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在资金安排、征地拆迁、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外部配套等方面,都对重点工程给予优先保证,做到一般工程服从重点工程,地方重点工程服从国家重点工程。
重点建设的新步伐,三位代表的谈话,令人兴奋,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为获取结构优化效益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相信它必将在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起重大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