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此处无声胜有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18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录

  此处无声胜有声
司旌霞刘杰
芜湖市聋哑学校,坐落在风景如画的赭山脚下。一踏进这所特殊学校的校门,现代化的教学楼便映入眼帘。操场上,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你追我赶,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这儿没有喧嚣和吵闹声,犹如现代都市的一方“净土”,一个名副其实的无声世界。
市聋哑学校始创于1948年。当时,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周慎先生,租了一间房屋,聘请了两名教师,招收了10多名学生,创办了安徽省第一所聋哑学校。1951年由市教育局接收,改为公办,入学儿童逐年增加。
寒来暑往,聋哑学校送走34届毕业生,有800多名聋哑儿童经过系统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走向了社会,用智慧和劳动奏响了自强自立的生命乐章,成为祖国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校领导陪我们前往新建成的2000平方米教学楼,参观了美工班、舞蹈班、缝纫班,旁听了语音训练课。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那一幅幅风格迥异的字画,那一件件款式新颖的服装,那一枚枚古朴遒劲的印章,那一尊尊冰清玉洁的雕塑,那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动物玩具,竟出自这些聋哑学生之手。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而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以其可贵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则显得更崇高,更伟大。
聋哑教师汪廷钧,1957年调来时还是个年轻小伙子,如今已年过半百,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特教事业。残疾儿童也有着正常儿童的天性,有的喜欢表扬,有的需要严厉,有的爱静,有的好动,汪老师和他的同事们倾注心血,辩证施教,摸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美对美的呼唤。经过春的播种,夏的耕耘,必将有秋的收获。
校长告诉我们,学校的任务就是让残疾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以自强自立于社会。
经过几年的教育和训练,聋哑学校硕果累累。1984年以来,全校共有9人次参加全国伤残运动会,荣获4枚金牌、1枚银牌、10枚铜牌。哑剧《生命》在全国聋哑人表演艺术录像比赛中获一等奖和华东地区优秀节目奖。
美工班学生的篆刻、素描、油画功底扎实,制作的脸谱、动物造型和麦秸画被选送参加了1992年广交会,引起外商极大兴趣。聋哑学生李弟宝雕刻的《玉观音》,售价5万元人民币。
去年9月,聋哑学生严旭斌以优异成绩被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录取,谢玲表演的芭蕾舞《白毛女》获全国艺术调演二等奖,并随中国残疾人艺术代表团出访东南亚三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外国专家看了弱智学生的刺绣,称赞他们有着仙女般灵巧的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