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永不凝固的人生风采——纪念王震同志逝世两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18
第10版(文学作品)
专栏:

  永不凝固的人生风采
——纪念王震同志逝世两周年
陈晋
在王震同志逝世两周年的时候,读到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社、农业部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王震画册》,江泽民同志为画册题写了书名。
编入画册的382幅照片,是从6000多张照片素材中精选出来的。其素材之丰富,特别是保存了大量的战争年代的照片,实不多见;照片大多是在火线、基层拍摄的,自然、朴实,实实在在地反映出王震同志近70年革命生涯中几个历史阶段的主要活动脉络。开卷几幅分别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在一起的照片,似乎还告诉我们,作为风雨沧桑的历史见证人,王震一生的脚步,是如何踏踏实实地踩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艰难旅程上的。
于是,拿起这本画册,便觉厚重沉甸;打开来,则布满将军的流光溢彩。
于是,就想起艺术评论的一句行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生平画册,大概也是凝固的人生。只不过,壮行一生的人,在自己的画册里是不会凝固的。他风云激荡的状貌,他跌宕坦露的魂魄,永远不会成为历史。
  开拓胆识
说起王震,人们就想到红六军团的长征血路,南泥湾的披荆斩棘,南下支队的万里折返,崇山峻岭的铁路勘探;想到新疆的大漠孤烟,北大荒的垦殖野火,海南岛的橡胶园林,西双版纳的热带树丛;想到……
这些,自然成了《王震画册》的重彩内容。
一幅幅照片从眼前划过,脑子里就闪出两个词:“流动”和“边远”。
王震生前最后一次外出视察工作,也走得很远,到了新疆。照片上,他戴着黑色绣花的小圆帽,和阿勒泰少数民族拥抱,闭着眼,沉浸而陶醉。或许,这流动不止,这边陲天地,熔铸了他太多的感情。
这是一种人格个性的高度浓缩。流动是主动进取,边远是开拓寻觅,于是总在创造。慧眼识英雄,毛泽东在1942年就为王震题词:“有创造精神”。
两年后,毛泽东选中了他和他的部队,从陕北挺进华南敌后抗日。将军出征,从来就是风险十分,是不能靠一丝运气的。有这样一幅照片,将军夫妇和三个年幼儿子在一起,一派天伦之乐。它没有告诉我们什么。跳出画册,才知这里有一场“壮士一去兮”的生离死别。出发前,毛泽东对王震说,你们几千人离开根据地,万里大跨越,全军覆没,不是没有可能,包括你自己。于是就有了这张颇有深义的“全家福”。
王震和将士们创造了奇迹。突破100多条封锁线,大小300余仗,跋涉两万多里,历经八省险境,杀出重重血路,两年后返回延安。来不及刮掉沾满风尘的浓密胡子,毛泽东召见了他。照片上,统帅深情地注视着自己的爱将,促膝而谈。将军手下的一员爱将却没有“马革裹尸还”,他是陈宗尧团长。出征前,毛泽东和团以上干部的合影里有他,可惜我们一下子难以辨认哪个是陈宗尧了。将军一直很怀念他,说陈宗尧打仗和生产都是一把好手。正是有这样的将士组成的军队,王震在延安广播电台发表讲话时说:“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的人民军队,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历史,在英雄交响曲乐声中,开始转折。1949年3月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马背上打天下的共产党人,准备进城了。王震却向往边关,他主动请缨,率军入新疆,解放大西北。《画册》随即呈现另一番景象。
他这样动员部下:连晚清的左宗棠都可以赴雪山大漠,去拓边固守,今天共产党员还能不去吗?
左宗棠,因其镇压太平天国起义,长期不遭史学界待见。王震却对他很感兴趣,特别是他1875年督办新疆军务,收复乌鲁木齐、和田,杀敌戍边,阻遏俄、英侵略的业绩。在王震的藏书里,便有《左文襄公集》、《左宗棠家书》,他还找一些历史学家,探讨对左宗棠的评价,甚至在一些工作会议上,也不时讲到左宗棠,肯定其爱国主义的一面。王震的观点逐步传开,到80年代初,史学界对左宗棠的某些评价就翻案了。有位兰州大学的老师,给王震寄来自己研究左的小册子,在扉页上写道,我的书早几年就写出来了,一直不能出版,自您讲话后,才得以面世云云。王震逝世后,亲属收到北师大一位教授的信,说王老生前和他面谈过三次。这位教授就是左宗棠的孙子。这些,都是后话了。
王震对左宗棠的业绩产生共鸣,自是将军本色。《画册》里一幅幅照片,展示他人生的又一个辉煌。有好几张率军翻越祁连山、昆仑山的照片,将军曾赋诗一首:“白雪照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颇有边塞神韵。
进新疆,想到了左宗棠;可干出的事业,却是封建将领无法比拟的。王震在新疆的军职挺有意思。那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二十二个兵团建制,王震是一兵团司令兼政委,又是二十二兵团的政委,正好一头一尾。不过,他对军队有特殊的理解,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不光巩固边防,更要建设边疆。于是,驻疆部队在亘古荒漠开垦第一犁。收录《画册》的这张照片,战士们弓腰拉犁,背负无际天穹,很美。
王震来到只有几户人家的石河子,在桌上摊开地图,拿着笔在上面一圈,说:“在这里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照片里,他似乎没有看地图,眼睛凝视着前方,畅想着什么。紧接着是一幅今日石河子,林立的楼群,笔直的街道,葱郁的树丛。这中间,自有说不完的“省略号”,令人遐想。
挂帅铁道兵,又是一个“流动”的事业。“踏破铁鞋”勘探路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方面的照片很多。几年间,在祖国的崇山峻岭、河滩荒野,划出了一条条流动的曲线,这是美的曲线:宝成铁路、黎湛铁路、鹰厦铁路……为勘探路况,伫立秦岭的那张合影中,将军和部下们,真是豪气干云天。
刚刚穿上上将军服,王震就脱下了军装。他又一次主动请缨,亲率十万铁道兵转业官兵,奔赴北大荒,创办农垦事业。他不顾严寒酷暑,几度大病初愈,就奔波在边陲的穷乡僻壤,有六个春节是在寒冷的黑龙江、新疆度过的。他和边远有割不断的情愫;他和荒漠彼此依存。做拓荒前锋,是他的本色,是他的主动选择。有一幅照片上,他在广袤的原野草丛里,点燃了开发北大荒的第一簇星星之火,正是在火光里,诞生了新中国有名的农垦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诞生了一大批军垦农场和地方国营农场企业。
1990年,他最后一次回北大荒。眺望一片繁荣土地,深情念起第一次到这里时郭沫若送给自己的一首诗——《向地球开战》!
这时,他已82岁高龄了。
可“王老”不老。具有开拓胆识的人,心胸是宽阔的,开放的,进取是不会被年龄束缚的。无论在哪一种战场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积极主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画册》告诉我们,他是最早带队考察研究开发特区的中央领导之一。照片上他拄着拐杖站在了蛇口的不毛之地上面,听取当地负责人袁庚的汇报。那是1979年,在国务院副总理任上分管国防工业。1984年初,邓小平同志第一次视察南方特区,他也陪同去了。在厦门特区万石岩植物园,两位老人一起铲土种下了一棵充满希望的树。
为利用地理优势,更快的开发中国的南大门,王震是海南建省的倡议者之一。对这块土地,他太熟悉了。岛上还有一块他1959年亲自开垦的橡胶实验田呢。如今,他支持全岛来个“大试验”。在开发洋浦港引起争论的时候,1988年,他重登海南,写下“洋浦开发前景广阔”的题词。画册里,他接见日本熊谷组集团驻香港总裁于元平时,这块题词牌就在他们中间。
作为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王震多次率团访问日本,注重吸引外资到中国的特区窗口。他亲自拉了一批日本财团到珠海投资,其中就有佳能公司。这个公司的名誉董事长井深大是他的好朋友。《画册》里有一幅王震访问日本时在井深大家里作客的照片。也巧了,俩人同年、同月、同日生。王震对他说:虽然我们背景不同,信仰不同,我是革命家,你是资本家,但我们完全可成为好朋友。
这背后的深意,或许只能用经济合作的潮流来说明,只能用开放的气度来解释。
1991年,他又一次视察南方特区。在厦门,他特意到1984年种的那棵树前照相留念。时值三月,南中国的海岸线,正是关不住的满园春色。
    男儿真性
王震是湖南浏阳人。近代浏阳,出了位血性男儿,叫谭嗣同。
王震很钦佩他,时常给儿孙们谈起那掷地作金声的诗句:“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真性情的人,朋友多,豪气感人。有真性情、大气魄的革命家,自是胸怀坦荡,个性鲜明,追求坚定。
《画册》告诉我们,1925年,17岁便干起粤汉铁路工会长岳段分工会的工人纠察队长。一年后,结识了毛泽东,曾护送他到长沙清水塘中共湘区委驻地。从此,追随毛泽东一生。晚年同儿孙们谈起自己和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关系,王震最喜欢说的一个词,就是“追随”。
早期的“追随”,《画册》自然难以明确反映。但通过那几幅旧址照片,我们可以想见背后的故事。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遭受“左”倾教条主义的排挤,被虚在中华全国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位置上。25岁的王震是红六军团政委。作为湘赣根据地的代表,两次全苏代表大会他都参加了。上面打算要他到苏联出席世界工人代表会议,这是件很荣幸的事。可王震偏要去问问“走背字”的毛泽东,说:我听主席的。毛泽东感慨地说了一句:“王震者,湘潭人也”,从心里视之为“本家”人。王震硬是放弃了这个机会。当时,“左”倾军事指挥打的是硬拚的阵地战,毛泽东告诉王震,还是要运用“十六字诀”,打运动战,打埋伏。回到湘赣边区后,萧克、王震坚决执行朱毛红军开创的这个战法,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指挥了沙市大捷。
“文革”初期,挨整。造反派给他挂牌子,戴高帽子。他把牌子砸了,把帽子扔了。还让叶帅的孩子叶选宁为他起草“反攻大字报”。一副对着干的铁骨血性。有人告到毛泽东那里,可1967年“五一”这天,毛泽东在天安门上看到王震时,却握着他的手说,有人想打倒你,你是打不倒的。第二天,这个“最高指示”就出现在北京街头的大小字报上面。可惜,1967年天安门相见,没有留下照片。《画册》却收入了1969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同王震握手的照片,领袖是那样由衷地欣赏着他的这位老战士。
有男儿真性的人,是不会见风使舵的。有些故事,是《画册》无法反映的。1976年初,在“四人帮”一伙的策划下,搞起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王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少不了要表态的。他当然不怕亮明自己的观点,在一份关于批邓的中央文件上,竟写下一些毛泽东称赞邓小平同志的话,如“人才难得”之类。而这份文件明明白白注明,阅后是要收回的。或许,是出于保护首长的好意,秘书在送回文件时,把这些话涂掉了。为此,王震还颇不满意呢。
王震家里会客室正中墙上,一直端挂着毛泽东像。每当客人来访,要求合影时,他总是拉着客人站在正中墙前,时时提醒摆弄相机、调焦取景的人,一定要把毛泽东像照进来。我想,这是一种真信仰,也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真性情,一个将军对自己的统帅的真性情。
《画册》里有一幅叶帅和王震握手相视而笑的合影。他们是那样的开心。两位军事家、政治家,几十年交情,特别是“文革”后期,他们和一些老同志苦撑局面,毛泽东逝世后,又力挽狂澜,相知非同一般。叶帅病重时,王老经常去看望。有一天,得到叶帅病危的消息,他连夜赶到西山。一般看望,探视询问一两个小时也就够了,可他则在那里呆了一夜。叶帅逝世后,安排护送骨灰到广东的领导人中,本没有王老,可他坚持去了。后来,叶帅塑像在家乡落成,王老又赶去梅县参加揭幕典礼。触景生情,从那里给家人写信,说很怀念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
深挚真切的感情世界,不老的感情世界。
“讲义气”的人朋友多。在革命队伍里,把心窝子掏给对方,那是一种巨大的信任。王震这位工人出身的将军,有各种各样的朋友。人们都知道他建国后爱护知识分子的事情,其实,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他就注重知识分子。《画册》里有一幅将军向日军俘虏阐明我军政策的照片,中间那个戴眼镜的翻译,叫赵安博,是个留日学生,当了三五九旅敌工科长。王震和他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南下支队万里征战,也带了一批知识分子,其中就有化学家陈康白,文学家马寒冰、周立波等。照片上,部队跨越多年不遇的黄河冰桥时,陈康白便和王震等支队首长走在一起。过了黄河,将军又“打油”一番,称赞陈康白:“吕梁山上剃胡子,汾河岸边丢骡子。死也不丢竹竿子,誓与马列共生死。”何等的信任和融洽。
待人的至性至情,对革命事业的至性至情,大概也算是一种人格力量吧。
    务实本色
翻开《王震画册》,很容易体会到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在一线战斗和工作的照片特别多,特别有味道。
这味道就是真实,就是务实。
他的人生风采不是“摆拍”出来的。实干出来的人生,才会是生动的“这一个”。你看:
1938年10月指挥邵家庄战斗时,背负硝烟,斜坐战壕,侧肘支地,屈膝铺纸,于火线埋头起草命令。看不清他的神情,却不难体会“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韵味。
1948年11月,率二纵于陕西澄城县全歼敌七十六军。他部署战斗竟是蹲在地下,拿着电话听筒,边说边看着地图;而四张合拼在一起的地图,则是用几块石头压住的。
1951年5月,驻疆部队在库尔勒修的水渠放水了。独他一个兴奋的跳入水中,双手扬起鼓掌,开怀而笑。
1954年,在黑龙江伊春地区勘探森林铁路,面前是荒坡,背后是浓郁的野树,一看便知是人迹罕至之处。当铁道兵司令员时,他硬是把司令部搬到了现场。
他习惯于现场办公,不是走过场。1956年,调任农垦部长后,他甚至建议过把部机关迁到北大荒。收入《画册》的这张在农场办公的照片,背景中的帐篷,竹编墙壁,专注的人群,都是无法“摆”出来的。
1960年和新疆农垦战士在一起的这张照片,他席地而坐,穿的是黑色纽布扣的紧身棉袄,脚蹬的布鞋泛起白边,清晰可见。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王震。事业就是这样做出来的,辉煌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真心做事的人,并不拘于名利,但人们却格外感佩他们。
1955年,王震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被评为上将。对这样的职位,他毫不留恋。一年后,便主动离开了军界,为了农垦事业,他转业了。他说:我不主动转业,十万官兵怎能转业,我要带这个头。
王震也要过“官”。那是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当时分管教育的副总理李鹏同志请他当名誉会长。他说,我一生没有要过官,我要当就当会长。不挂虚名,喜做实事,这是他的本色。他和身边工作人员及家属,带头捐了款。很关心基金会订的十年募捐指标,觉得太低了,亲自提了一个多好几倍的指标,结果,不到十年,在1993年就达到了。
这当中,花了他大量心血。王震逝世后,全国特级教师霍懋征在一次会上感慨说:要是都像王老这样关心教育,也就不会发生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了。
人们怀念一个人,大体不在他官大官小。更牵动心肠的,是他为人民做了实事。王震逝世时,一个日本剧团正在北京访问演出。这群客人特意到王震家里吊念,他们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在遗像前用中文唱起了《南泥湾》。在场的人,无不声泪俱下。
这是《画册》外的故事了,却无疑是对《画册》主人公的最好解释。
“南泥湾”是什么?是开拓,是忠诚,是务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