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利用北京市所辖水面发展养鱼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2-06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摘要

利用北京市所辖水面发展养鱼事业
编者按:一九五三年十月,本报收到北京市读者鲁夫、范翊华等的来信,建议在北京市发展养鱼事业。我们研究了这些来信,认为读者的建议是值得重视的,就和中央农业部水产管理总局联系后共同进行了调查。经先后向北京市农林局、园林处、工商管理局等部门及原来有养鱼习惯的农民进行了解,证明在北京市所辖水面发展淡水养鱼业,不但在解决目前市内鱼类供应问题上有迫切需要,而且在水面情况方面也有充分条件。现在我们将读者的两封来信及本报和中央农业部水产管理总局共同调查的结果刊载于后,希望北京市农林局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市内水面发展养鱼事业,供应市民需要。
读者鲁夫的来信
读者鲁夫来信:我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工商管理局市场管理科工作。市民经常向我们反映,北京市的鱼太贵了,比一斤猪肉价还高。的确,在北京,鲜鱼简直已成为一种珍贵的食品。这一方面是因为广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鱼类销售量逐日增长。另一方面,主要原因还是本市鱼类绝大部分依靠外地供应,汉口、包头、上海等地私商都向北京贩运鱼类,而本市许多湖沼没有被充分利用,产鱼量极少,不能在市场起调剂作用。因此,逢年过节时,鱼类的供应工作及市场管理工作都会发生许多困难。像一九五二年端午节前,私商抬高鱼价几乎达四分之一;以后外地鱼贩闻讯蜂拥而来,又造成鱼价暴跌的情况。我建议北京市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所辖水面,发展养鱼事业。这样就可以经常供应市民更廉价更鲜美的鱼类副食,也能在过节时有计划地满足市民骤增的需要。
读者范翊华的来信
读者范翊华来信:一九五一年九月,我在前燕京大学农场工作。为了利用校园中的水面,我们把从汉口运来的约九万尾鱼苗放养在一个二亩多大的鱼苗池中。一九五二年,原燕京大学农场移交给北京市合作总社西苑牧场(后西苑牧场改属北京市农林局领导)。在这期间,我已离开该场。因为我觉得淡水养鱼在北京是一个新生的生产事业,投资小、收益大,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就屡次向西苑牧场和北京市农林局建议注意这一工作。但是,北京市农林局却以“没有养鱼的技术人才及主管机构”为词,对我的建议置之不理。本来鱼苗池中的鱼苗应在一九五二年四月移入前燕京大学校园大水池中,但迟至八月,才由原农场工人自动把鱼苗迁入。去年中秋节,农场工人试捕一次,即获鲜鱼六千斤,大鱼每尾达三斤,小的每尾也有一斤多。估计池中现存鱼类仍有七、八万尾。这些鱼类在最近一年多,只有一个养鱼工人每天搜集些杂草饲养。鱼的饲料不够,密度太大,都没有人过问和解决。
发展养鱼事业,可以为国家创造大量财富。就拿上面所说的例子来看,开始时投资只五千万元,去年中秋节试捕的六千斤鱼就卖了三千万元,现存鱼类的价值更超过投资数的数倍。同时,做好这个工作又能给市民供应大量鲜美的鱼类。我认为北京市农林局应该对养鱼业给予足够的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