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岳父“打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1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故乡风土故乡人

  岳父“打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张知干
寒假回到家里,妻子悄悄告诉我:“爸爸也要去‘打工’了!”
妻子的话使我纳闷:岳父长期担任地方部门领导,去年才退休,一年来在家里种菜、养花、带外孙,日子过得倒也自在、舒坦,为何又要去当“打工仔”?
我问道:“爸到哪里‘打工’?”
妻子回答:“到九嶷山学院去教书,月薪200多元。”
九嶷山学院是一所民办大学,由老干部岳天宇创办,院部设在距岳父家居住地湖南省永州市20多公里的一个小山沟里。
岳父要去“打工”的消息在全家引起了争议。
大姐反对说:“爸爸辛苦了一辈子,现在也该休息了,没有必要去受那份累!”
二姐表示不赞成:“爸爸退休工资不低,我们也都成家立业,家里生活过得去,何必再为200元钱劳神!”
妻子也担心:“爸身体不太好,一个人在外,没人照顾,大家不放心!”
不管女儿们怎么劝说,岳父还是决定去。岳母理解岳父的心情,说道:“只要你爸高兴,就让他去吧。他这个人闲不住,外出做点事也可以调剂一下。”
过了元宵节,岳父便背着铺盖,到学校去“打工”去了。
岳父一去半个月,到第二个礼拜天才回来。岳母问道:“上个星期天为什么没回来?”岳父说:“学校刚开学,事情多,人手少,忙不过来。”岳母问岳父在学校生活怎么样?岳父说:“自己做饭,有时炒个菜,有时煮碗面。”岳母仔细看着岳父,说:“确实瘦了一些,但精神也好了一些!”
话题自然转到学校的情况。岳父告诉我们,办起这个学校真不容易,国家没给一分钱,几年来靠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才办成现在这样一所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学生毕业后在两广很受欢迎。岳父动情地说:“学校职工绝大多数是聘请的退休老干部,有30多人,有的是两口子一起去的;月工资100元至200多元,但大家都非常认真负责地工作。”
我也很受感动。这些老干部原来都在地方担任领导职务,如果要捞钱,弄个什么“顾问”、“理事”之类的美差并非难事。但他们却宁愿吃苦受累办教育,按他们的说法要“老有所为”。确实不容易啊!
第二天大清早,岳父便带着岳母为他特意准备的几种好菜,搭车上班去了。看见岳父的第二次“创业”劲头,我感到无比高兴。我发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打工热”、“下海潮”中,有岳父这样一批可敬的“打工仔”,他们打的是“教育工”,下的是“教育海”。我在心里默默地祝愿这些“老打工仔”们身体健康,一路顺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