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致富希望在田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2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致富希望在田里
本报记者刘亮明
3月的北方,依然寒气逼人。然而,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大地上,记者看到的却是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勤劳的农民纷纷涌向田野,有的平整土地,有的顶凌下种,到处是欢声笑语,机声隆隆,满眼是龙腾虎跃的忙碌身影。
“这些天,咱是急得一会儿也在家坐不住了,每天从早到晚泡在田里。今天总算等到表土化开,可以顶凌种麦了。”巴盟杭锦后旗南小召乡农民郭志文在田头对记者说,当地高寒低温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小麦耕作“种在冰上,收在火上”的特点。早一天下种,就多一点丰收致富的希望。郭志文不能不着急。
看着播种机把一粒粒麦种播在田里,郭志文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要是没有大闪失,这下好日子又有指望了。”他稳稳地说。
问到农民致富的路子,郭志文和在场的农民认定:终究在田里。他们说,离开土地,农民致富就失了根基;有了根基,才有致富的广阔天地。
郭志文告诉记者:这几年,有的农民离村到外地本想打工赚钱,结果大都搞得两头落了空,而村里的农民却都富裕起来了,而且种养结合、农牧相互促进,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郭志文全家4口人,有15亩土地,去年的总收入达2.2万多元,其中农副业收入1.8万多元,另外,因有了充足的饲料养了3口肥猪,又卖了4000元。他满怀信心地说,粮食、蔬菜和套种的油葵等经济作物,再加上三四口商品猪,全家今年收入至少在2.5万元以上。但就这样,他家在村里最多才是个中等户。
巴盟农业处处长李福庆说,今年,全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一入春,村里就很难找到人了,男男女女整天都扑在责任田里。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当然很多,但一句话,就是农民越来越认识到:致富的根本希望在田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