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未雨绸缪——巴西抑制消费过热控制通货膨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2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巴西通讯

  未雨绸缪
——巴西抑制消费过热控制通货膨胀
本报记者李志明
在国家统计局宣布1994年经济增长5.67%(8年来最高)、今年1月份通胀率为0.99%(10年来最低)的同一天,巴西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抑制消费的措施。这两件事不是巧合,而是准确地反映了巴西政府的喜中之忧:通胀下降、生产上升带来的需求扩张(表现为消费热),有可能抵消稳定经济计划已取得的成绩。
去年7月,当治理严重通货膨胀的雷亚尔计划出台时,巴西政府对可能出现的消费热有所预见,采取了压缩信贷基金(提高商业银行准备金)的预防性措施。果然,当通胀急剧下降、货币信誉基本恢复之后,居民被压抑多年的消费欲望爆发出来,消费上升速度超过了预计水平,使政府不得不在10月份采取了一些抑制消费的措施,但未能奏效。
一般来说,在圣诞和新年的消费高潮过后,年初是销售淡季。然而今年1月商业销售额继续上升,2月份又比去年同期增加15%,耐用品销售增加20%。这是消费过热的明显信号。由于需求扩张,目前巴西工业设备平均利用率已达到80%,有些部门接近饱和。政府预计今年工业品供应可增长6%,但需求增长的趋势大大超过这个数字。汽车行业供求失调最明显,1994年巴西国内生产了150万辆汽车,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时还进口了50万辆汽车以满足需求。消费过热还推动货币供应量增加。自去年7月以来,银行提款超过存款。今年1月存款减少6.3亿雷亚尔,2月又减少了8.2亿雷亚尔。虽然利率很高,但银行对消费者的直接贷款仍在继续增加,1994年信用卡支付增加了58%。在此情况下,巴西政府原先确定的货币发行指标(限额)已被大大突破。信用销售在巴西十分普遍,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分期付款、租赁、标会、预开日期支票(等于延期付款)等。由于通胀率下降,经济趋于稳定,这些信用销售方式又盛行起来,对消费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来,用增加进口来弥补国内供应缺口是防止供求失衡的一条路子。但是巴西已经连续3个月出现外贸逆差,鉴于墨西哥的教训,现在需要严格限制进口。事实上,巴西已经把汽车进口税从20%提高到32%。在通常情况下,提高利率和增税不失为抑制消费的一种手段,而巴西目前的利率已经3倍于通胀指数,不能再提高了,否则会引发经济衰退;在税制改革以前,增税也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所以,这一次公布的措施主要是针对信用销售:暂停汽车租赁,购买汽车的标会付款期数从12个月减到6个月,禁止商店自组融资公司为销售提供信贷,不准票据公司为商店收进的预开日期支票贴现,禁止国有企业预售产品和服务(提前收款),等等。
对于政府抑制消费的措施,巴西企业界和经济学界有不同意见。企业界认为,消费已经在较高水平上稳定,不存在过热的危险,抑制消费的措施会影响企业投资的决心。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些措施只对某些部门产生影响,作用不大。政府也指出,根本的出路是提高国内生产能力,但目前保持经济稳定是当务之急,不能让刚刚取得的物价稳定冒风险,这些措施是预防性的,弹性很大,随时可以修正。         
        (本报巴西利亚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