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建章立制,成网成线又成片;该奖该罚,定岗定量定时间……然而,决定管理水平高下的,不仅看制度,更要看立法执法者是否称职吉林化纤公司抓管理层层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3
第2版(经济)
专栏:

  建章立制,成网成线又成片;该奖该罚,定岗定量定时间然而,决定管理水平高下的,不仅看制度,更要看立法执法者是否称职
吉林化纤公司抓管理层层严
人们常说,要法治,不要人治,这是搞好企业管理的关键。此话甚为有理。
然而,从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来看,此话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是,再好的法制,也离不开称职的执法者。归根到底,决定管理水平的,还是要看人如何执法,如何去“治”。
不把纪律当儿戏的严肃态度、严格精神,又是执法的基石。人人都要执法,领导干部是关键中的关键。
吉林化纤公司的标准、规定、制度,可谓成网、成线、成片。他们曾经由厂长挂帅、374人参加组成了标准化领导小组,历时两年订出了1711个标准和制度,对技术、管理以及工作要求的覆盖面达到95%。
除此,还有与之配合的奖罚制度,纳入了经济责任制。
这一大套规定,使管理的各项要求切切实实到位,不可谓不科学。它告诉职工,自己应当上什么岗,干什么活,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该奖该罚人人心里都有本明帐。但是,本本里的规定再好,与人们的行动也有不小距离。吉林化纤公司建章建制阶段,面对着2300多名从社会上新招进的工人。有些人迟到、早退、上班喝酒、打架斗殴。要把全体员工领上法制轨道,厂里认为:标准面前人人平等。上自董事长,下至员工,谁不按规定办,一律受罚。他们不打折扣地坚持一条:严没商量。
领导监督员工容易,员工监督领导难。
公司领导公开把监督权交给群众,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宣布:抓纪律,不单单是领导抓你们,你们也要抓干部,监督是互相的!
打不开情面,顶不住人情风,严就会落空。吉林化纤公司领导偏偏敢于和人情风作一番较量。
有一名员工是外厂领导的子弟,严重违反纪律。怎样处理?规定很明确:开除厂籍。听到这个消息,这个厂几位领导来吉纤公司求情,还带来了上级的条子。他们说:只要不开除厂籍,怎么处罚都行,还可以马上把孩子调走。谁知,吉纤领导愣没给这个面子,仍然按厂规将这名员工开除。
这件事在厂里引起的震动,不仅是处理一位违纪者给大家敲响的警钟,更是对全体人员,特别是干部进行一次法治教育:谁也不能视公司纪律为儿戏。
严没商量,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干部难免遭报复。这是不少人不敢从严要求的原因。吉纤干部没有这种顾虑,该抓的事都有人管。他们相信,从严要求对每个员工没有坏处,一时不理解的,迟早会认识。因此,他们坚持做工作。
还有一点很重要:敢于从严者,公司领导撑腰。特别是“一把手”,态度要鲜明。一位工人违纪,车间主任不客气,该怎么罚就怎么罚。这位工人写了匿名小字报,到处张贴,还假造证据,败坏主任名声。事发后,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傅万才不仅在大会上表扬车间主任做得正确,还号召各级干部向他学习。当事人有触犯法律之处,公司公安处还协助省、市公检法机关立案侦破,事后被开除厂籍,受到了法律制裁。
    严,并不等于无情。严爱相济,管理之必须。
多年来,吉纤公司在从严中,一直伴随着对职工的理解、关心和爱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是他们时时考虑的问题。企业工资、奖金分配,坚持向生产工作一线倾斜。有一名合同制员工进厂不到9个月,患病失去劳动能力,按规定可以自然解除合同。可是,厂里把他送到北京治疗,派专人护理。两年间支付的医药费达6万元。
公司一分爱,员工十分情。他们理解和拥护从严治厂,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标准办事,在吉纤公司,正在成为员工们的自觉约束。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严,使他们的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的新路。
这是吉纤公司经济效益和企业整体素质进入国家先进行列的根本原因。这也是吉纤成为吉林屈指可数的利税大户的基础。1994年,他们的实现利税已达1.34多亿元,10年间增长30倍,年平均递增41%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