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水利,与我们息息相关——世界水日访水利部部长钮茂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3
第2版(经济)
专栏:

  水利,与我们息息相关
——世界水日访水利部部长钮茂生
本报记者江夏
提起在刚刚结束的人大、政协会议上,水利成了众多代表、委员关心的热点,水利部部长钮茂生脸上满是笑意,“我先后去了人代会的6个代表团,代表们有的了解情况、反映问题,有的想为地方争取资金、上水利项目……我真有点招架不住了。”
其实,水利不独在“两会”受到关注,无论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普通百姓居家过日子,谁能离得了水?水多了洪涝泛滥;水少了,干旱成灾;水脏了,造成水质污染。去年我国洪涝受灾面积2.9亿亩,南方有的重要工业城市1/4的年国民收入被吞没,去年受旱的4.4亿亩农田中,有3600万亩绝收。谁能说,水利与自己不相干?!
建国以来首次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明确了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标志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近两年,“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这一观念正日渐深入人心。谈到这一变化,钮茂生再三提到去年9月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当时在京的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全部到会以示重视。“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在更多的人当中成为共识,对实际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次会也因此成为我国水利建设步入崭新阶段的标志。会后各省纷纷落实领导责任,落实资金投入。广东省当年就拿出40亿元投入水利。去冬今春的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劳动积累工37.5亿个,投入资金100亿元,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对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进度1994年明显加快。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都是去年正式开工兴建的,治淮、治太工程进入了攻坚阶段,万家寨、飞来峡、引大入秦、观音阁、引黄入卫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取得了很大进展。南水北调工程在进行了各方案的论证比较之后,将由国务院作出决策,其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在进行之中。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19%,耕地占世界的7%,灌溉面积却占世界的22%,但基础仍很脆弱。
如果说水利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国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以及对水的调蓄能力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呢?钮茂生对记者的提问首先给了一个明确的概念: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到1993年已开发利用5200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率为19%,美国为34%,前苏联为27%,我们处于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水平。为了对这个概念给予具体的描述,他又列举了几个令人信服的数字。建国以来,我国修建的8万多座水库和24.5万公里的堤防,保护了5亿亩耕地,475座大中小城市和3.4亿人口;七大江河初步控制了常遇洪水。目前我国农田灌溉面积达到7.4亿亩,约占全世界灌溉总面积的22%,正是在这样的水利条件下,我国才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正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48%的有效灌溉农田,生产了全国74%的粮食和60%的经济作物。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我国目前还有几百座城市处在洪水的威胁之下,有几百座城市面临缺水的困境,遭受旱涝灾害的农田面积每年都在2亿亩左右,这些都说明我国的水利基础还相当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十分有限,非下大力气加快建设不可。水利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国家投入向农业倾斜,顺理成章地把农业基建投资的大头用于水利。
今年国家投入从财政、信贷几个渠道向农业倾斜,其中农业基建投资的大头是用在水利上的。提及此事,钮茂生说,在国家财政不宽裕的情况下,今年水利基本建设预算内投资仍比上年增加30%,这确实很鼓舞人,国家也尽了很大的力量。但是水利基本建设长期以来欠帐较多,而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九五”期间各地有一些效益相当好的防洪、排涝、供水工程,由于资金缺口大而不能开工。其实,综合治理大江大河不仅是为农业,也是造福全社会的事情,应该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水利的积极性,因为大家都是受益者嘛。关键是通过改革,建立良性循环的机制。
水是中国一个特殊的问题,我们必须面对水资源贫乏的现实,靠社会力量办水利。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困扰,水的除害、减灾、兴利是全球性问题,所以联合国才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希望唤起全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重视和参与。尤其对我们国家来说,水更是个特殊的问题。钮茂生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内涵。他说,水资源不可替代、不能再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对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水对于我们国家的特殊意义在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当短缺的贫水国家。说起来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被12亿人口一平均,就变成了第88位,我们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数的1/4,这有限的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又极不均匀,到现在全国还有8000万人口的饮水问题没有解决。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使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继续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局面,面临比世界其他地区更为严峻的挑战。由于水价不合理等种种原因,这些情况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就以北京为例,当初修密云水库,是为北京和天津的工、农业生产及城市生活供水的,结果后来捉襟见肘,水源供不应求,不但再也顾不了天津,而且先甩掉农业,再放下工业,现在只能供应城市生活用水。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大家一定要有水患意识。
世界水日每年只此一天,可是水却是我们时时日日不能缺少的,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为了我们自己能拥有更多清洁的水,让我们大家都来珍惜、爱护水资源,关心和支持水利事业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