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小“中国通”聚会大使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3
第6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小“中国通”聚会大使馆
本报记者尹树广
21日下午,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院内一片欢声笑语。中国使馆人员和哈国立大学的10名大学生及阿拉木图105中学的25名中学生正在这里联欢,庆祝22日的哈历开春节。客人们有一个共同点:会说汉语。
这些哈国未来的“中国通”一进门,就用汉语“您好”向主人问候。陈棣大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说,在座的小“中国通”是联接中哈21世纪友好的使者,中哈友好的未来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之中也许会有未来的驻华大使。讲话博得了热烈掌声。
对105中学的师生来说,这一天是难忘的。他们第一次来到中国大使馆作客,仿佛置身于中国。使馆摆设的红木雕花屏风、青瓷花瓶都令他们感到新奇。他们从放映的录像片中看到了古老的长城、雄伟的天安门和可爱的大熊猫。105中学女校长对记者说,虽然中文学起来很难,但报名学习的学生却很多。一年来,孩子们掌握了很多中文知识。
联欢会上,女大学生扎格伊拉用纯正的汉语演唱了中国流行歌曲《一封家书》。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的歌声响起,联欢会的气氛更加活跃,在场的人们一边打着节拍,一边随之哼唱。然后,陈大使代表中方表演节目。他用苏州方言唱了毛主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然后风趣地说:“虽然你们是学中文的,却听不懂歌词。”在一片轻松愉快的笑声中,陈大使用俄文将歌词大意讲解了一遍。
年轻的“中国通”表示,一定要学好中文,把中哈友谊的接力棒传到21世纪。
 (本报阿拉木图3月2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