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资本论”成了连环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3
第10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资本论”成了连环画……
张儒昌
这则新闻引人注目——《资本论》将以“图画本”的面目出现。“图画本”者,“连环画”也。
有人对此推崇备至,称之为“用艺术形式演绎高深理论的可贵尝试”。愚以为,不然。
现在果然是“图画本”走俏,即所谓“文化快餐”能调众口,颇得口彩。想想也是:“啃大部头”,特别是深奥的理论,费心劳神,与时间拚消耗,许多人望而却步。而自从“图画本”枯木逢春以来,多少人趋之若鹜、求之若渴!引伸开去,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动态的“图画本”,譬如《三国演义》,引发了现代“洛阳纸贵”式的出版热,可见“文化快餐”拥趸千万计。由此,“图画本《资本论》”也就应运而生了。
然而,《资本论》不是红楼深闺、三国沙场,也没有哈姆雷特或者安娜,难以移植到画册或者屏幕上,难以烹制成什么“快餐”。虽然人们能够把乾隆画成武林高手,把孙中山演成南拳王,只因“戏说”二字,观众也就管不了是哪方厨师烹制的,一笑置之,算作慨然应允;但是,对《资本论》,即使你有把张飞画成林黛玉的本事,恐也难以下手。不知这样的“艺术”,怎样来“演绎”高深的理论。
换言之,倘若《资本论》果真只是一册连环画的材料,那么,马克思、恩格斯却为之耗尽毕生心血,岂不是太不值得了?也许,哲学大师不擅于“用艺术演绎”吧!
由此,又想到另一则与《资本论》不无关系的新闻:高级政工师不读马克思著作,高级经济师不知《资本论》是何物。令人不敢想象的是,崇尚“读原著、抓实质”的时代,有了此等“高级南郭”,假如我们今后竟然只凭一册连环画《资本论》普及相关的教育,“原著”何用?“实质”安在?我们又当如何面对“快餐”养育的一茬尴尬之人?
“图画本”盛行,正是迎合了名著通俗化、经典庸俗化——烹制“文化快餐”的良方——的需要。只是,《资本论》式的“硬骨头”,恐怕不是“快餐”的原料,捧在手上也吞不下去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