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风流当看格尔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3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风流当看格尔木
王汉之
古老的羌笛催促着西行的商客,悠然的驼铃唤醒了沉睡的大漠,改革开放的春风裁剪出西部人的形象。
南昆仑、北祁连,在八百里瀚海柴达木盆地的南缘,崛起了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青海格尔木。
   格尔木,正悄然崛起
改革开放为格尔木注入了无限生机。80年代以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冲破“盆地意识”,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以资源开发为主导,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三类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平均以49.38%的较高速度发展。1994年1月,国家民委、国家体改委把格尔木市确定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
1994年,格尔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2.69亿元,比1993年增长2.14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94.97元。格尔木市与四川、广东、贵州、天津、湖北、江西等十多个省市的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以及以色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联系,洽谈经济合作协议150项。铁合金、硫酸、钾镁、硫酸钾、高纯镁砂、矿泉水、氯化钾、宝玉石等一批合资、联营企业的产品应运而生。
  格尔木,盐化石化齐头并进
格尔木地处青、甘、新、藏四省区的中心地位,成为进出西藏的门户和物资集散地,依托国家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带动资源综合利用,深度加工和下游产品开发,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成份的开发格局,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以资源优势转换,加快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的又一举措。
国内外著名的青海钾肥厂,位于格尔木市北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上。它是我国最大的钾镁盐矿,总储量达600亿吨,潜在开发价值达12万亿元,是我国发展盐化工业的战略宝地。年产20万吨钾肥的青海钾肥厂一期工程,近万名职工以“高效益、快节奏、勇拚搏”和“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的奉献精神,建成了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填补了我国钾肥工业的空白。
1993年10月14日,中国和以色列合资的青海钾肥厂二期工程合作协议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了签字仪式。青海钾肥厂二期工程,年产氯化钾80万吨,总投资32.4亿元。到2000年左右,青海钾肥厂年产百万吨钾肥,对于调整我国化肥氮、磷、钾比例,扭转钾肥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支持全国农业生产发展,带动察尔汗盐湖资源开发利用和格尔木盐化工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会使格尔木的经济和社会向前大大地跳跃一步。
格尔木炼油厂——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年加工原油百万吨燃料型炼油厂一期工程,于1991年8月10日开工,来自8省区的22支施工队伍,采用新技术,实现高效益,提前一年建成了格尔木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炼油厂。实现了常压、蒸馏、催化裂化及水、电、热、风各系列工程的一次性运行成功,创造了炼油厂建设的新纪录。199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亿元,创第一年原油加工开门红。
今天的格尔木人那么忙碌,那么精神,对自己城市的前途充满信心。书写格尔木经济建设的新篇章,把千百年来洪荒戈壁创造成为海内外商贾云集之地、兴旺发达之地,已经成为格尔木人上上下下的共识。
年轻的格尔木充满了时代的活力。青藏公路和铁路以及忙碌往来的汽车、火车和飞机给高远的格尔木带来了90年代的精彩世界,联通海内外的自动程控电话和480路微波通讯,把格尔木与世界的距离拉近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