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想起鲁迅校对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4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想起鲁迅校对时
赵洪涛
时下,无论是在新闻界,还是在出版界,都存在着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书。这句话在社会上已甚为流行,与其说它是一条流行语,毋宁说它是一个警钟。
据报载,从1993年底到1994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对图书质量问题进行了三次检查。第一次检查了北京地区20家中央级出版社的23种图书,检查的结果是:没有一种图书是优良品,只有3种是合格品(占被查图书的13%),20种为不合格品(占被查图书的87%)。第二次对9种大型古籍今译图书进行检查,这次检查的重点是“硬伤”情况,即明显翻译错误及漏译、多译的字、词、段。9种图书的“硬伤”差错率都在万分之三以上,其中“严重文字错误”远不止6处,因此,9种图书都被定为不合格品。第三次是对16家出版社的32本图书进行检查,不合格率达70%。
出版周期较长的图书尚且如此,那么出版周期短的报纸更可想而知了。
报刊、图书质量差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以为,最根本的问题出在校对上。一些校对人员轻视自己的工作,对之缺乏应有的热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单位对校对这一道起决定作用的工序异常忽视;有的编辑部没有专职校对,有的让退休人员、传达室人员、门卫搞校对。最不能容忍、最骇人听闻的是,有的出版社为节省开支,竟取消了校对这道工序。一本正在书店里销售的名为《今天我活着》的书,不足200页,错误竟达340处以上,其中包括多处大段的遗漏,包括与原意相悖的错讹。作者非常愤怒,为此在《新闻出版报》撰文说:“我很想对读者说,那本正在书店里出售的题为《今天我活着》的书不是我写的,绝对不是我写的。”但我想,说什么也无济于事。
这一切,不由使人想起了鲁迅。
鲁迅说:“校对和创作的责任是一样重大的。”他的《呐喊》出版前,他校了五遍之多,甚至做到没错一个标点符号;他年轻时在日本为湖北留学生翻译的《支那经济全书》作校对,稿中有一处讲的纳妾的事,译者加上“小家碧玉”、“河东狮吼”(前者指妾,后者形容妻,笔者注)的话,替小妾鸣不平,鲁迅非常气愤,拿起红笔勾掉。有一次,他给一名青年校对稿子,深夜劳作,累得吐血。鲁迅曾对自己的校对生涯进行总结,他说:“我在过去的近十年中,费去的力气实在也并不少,即使校对别人的译著,也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下去,决不肯随便放过,敷衍于作者和读者的,并且不怀着有所利用的意思。”(《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
从鲁迅的言论和他的校对生涯,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校对工作是一项举足轻重的工作,它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创作;二、校对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为人作嫁”终不悔的宽广胸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理论修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想起了鲁迅,就不能不为时下的状况担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