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瀚海热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4
第12版(副刊)
专栏:

  瀚海热浪
贺茂之
年初,笔者有幸参加我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渡海登陆作战胜利40周年纪念活动,来到了坐落在东海怀抱的台州。这里依山傍海,山水神秀,奇楼异厦,美不胜收。然而,市区特别引人注目的还是遍布全城的彩旗彩灯,横贯街面书有此次纪念活动字样的一幅幅巨型标语;萦绕耳畔的也是有关纪念活动的广播歌曲及纪念文章。一股未忘历史、珍惜胜利的浓烈气氛激荡人心,使人们的思绪不能不飞向那场震古烁今的战斗。
40年前——1955年1月18日,在这一方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疆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在当时的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将军指挥下,一改世界渡海登陆战多在黑夜实施的习见,打破历代登陆战登陆点选在滩头的常规,集飞机、火炮、战舰成立体旋风,在朗日晴空下,跨滔滔大海,登巍巍峭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摧毁国民党大陈列岛防卫区总指挥部驻地大陈本岛的天然屏障——一江山岛的明碉暗堡,全歼守敌1000余人,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同时也把大陈本岛变成了火海汪洋……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第一次陆海空多兵种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渡海登陆战!
这次战斗狠狠打击了美蒋“共同防御”的罪恶阴谋及“反攻大陆”的嚣张气焰,迫使蒋军从大陈等岛仓皇撤逃,浙江全境宣告解放,也昭告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开始由单兵种作战向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转变,显示了陆海空三军的强大威力!这次战斗还为我军现代化作战和训练,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无须讳言,在这场激战中,我400多军民英勇地献出了他们的宝贵生命。
当时,沿海人民特别是台州地区人民用为自家亲人准备的棺材殓收烈士,用自家的木料以至门板做棺材殓收烈士。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不久便在枫山山麓建立起烈士陵园。把烈士的英名及业绩镌刻在祖国的大地上,镌刻在人民的心田里。
自此,好长一段时间的清明节,烈士墓前花圈丛丛,誓语声声,哀思与雄心并长,红旗与捷报同辉。
当这场战斗胜利40周年纪念日阔步走来时,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声震椒江,商海的波澜盖过台州湾的浪涛;而椒江的激流仍然作出肯定而响亮的回答:不仅要隆重纪念解放一江山岛的历史性的胜利,而且要重修烈士陵园,重建一江山战斗陈列馆。而这笔可观的经费是人民群众心甘情愿捐献的。有的把准备盖楼的存款献出来了,有的把计划兴厂的资金送来了,原拟结婚用款、置家用款、养老用款、育幼用款等等都毫不犹豫地拿出来了。他们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富裕了,怎么能忘记为我们的翻身解放献出了生命的人呢?”
85岁高龄的张爱萍将军充分肯定了这一活动,应邀挥毫为纪念活动题写会标及新创报纸的报名;还派专人携他的亲笔信代表他到会祝贺。他在信中说:“纪念我军陆海空三军首次渡海作战的胜利,我们特别赞扬和怀念在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以身报国的我军指战员及支前民工。他们不怕枪林弹雨、惊涛骇浪,英勇战斗,一往无前,把自己的热血洒在了祖国的海疆,用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及勇敢,谱写了壮丽的凯歌!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在这里,我代表这次战斗的幸存者,向他们表示深切地悼念,并向所有军烈属致以崇高的敬礼和亲切的慰问!”同时以个人名义向烈士敬献了花圈。
老将军从未忘记为人民为祖国英勇献身的烈士,也从未淡忘为革命做出特别贡献至今却默默无闻的人们。他建议大会邀请为一江山战斗提供准确气象的当时空军气象科长徐杰出席大会。大会派专人几经辗转找到徐杰,转达了老将军的惦记和建议。徐杰深为感激,他吟诗抒怀:“一介书生呆竖子,几番寻询竟成名;殊幸未策驽马力,堪慰仍存赤子心。”
“仍存赤子心”者大有人在。笔者在会上见到了一位自费参加纪念活动者,名叫杨齐通,一江山战斗的亲历者,当时是16岁的文化教员。他说,一生中最高兴的日子是红旗插上一江山岛的时候,最激动的日子是凯旋而归受到人民欢迎的时候,最难过的日子是看到战友牺牲的日子。他还有个特殊爱好:收集有关一江山战斗的资料,不惜高价购买。也正因为这样,他始终保持战争年代的那股劲,年年被评为先进。
当纪念大会在椒江电影城召开时,笔者看到了更多继承先人激流奋进的身影。正如张爱萍将军贺信中讲的:“刚刚诞生的台州市,就举行了这一隆重纪念活动,充分体现了不忘历史珍惜胜利的革命精神,也展现了继往开来的宏大气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