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国旗,镌刻在我们心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4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朋友信箱

  国旗,镌刻在我们心中
曾在天安门广场守旗6年的陶维革,虽然离开了过去的岗位,又身染沉疴,但他却念念不忘国旗,不忘战友……他在写给去年采访过国旗护卫队的本报记者傅昌波的信中,倾吐了他的这种真实情感。
特别是当我们得知他口述这封信时,正发着高烧,内脏出血,血小板已降至正常人的1/10,更被他的赤子之心所震撼。
现将陶维革的来信和傅昌波给他的复信及照片,一同刊登出来,献给广大读者朋友。希望在庄严的国旗下,中华儿女的心永远凝聚在一起!——编者
  陶维革同志:
你好!读完你的信,我十分感动,又非常焦急。我立即要通了武汉市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电话。医生说,你的病情已经控制住,我和我的同事们这才松了口气。不知你眼下感觉怎么样?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不要有太多顾虑,好好养病。
我和我的同事们读完你的信后,很想为你做些什么。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出把你接到北京,看看国旗,看看战友。但是你的医生在电话里告诉我们,目前你的身体状况还不适于长途旅行,我们只好遗憾地放弃了这一计划。我和大家一商量,决定代你去天安门广场,在国旗升起的时候,替你向国旗敬个礼。
3月17日凌晨5点40分,我和我们报社团委书记唐宁同志来到了天安门广场。你的战友、武警天安门警卫支队副政委郭占斌同志也闻讯赶来了。
这几天,北京的气温突然下降了5—10摄氏度。当时的气温为零下8摄氏度,虽然天气骤冷,但出乎我们预料的是,在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周围却早已集聚了数千人。他们有的仰望旗杆,有的遥望天安门城楼,所有的人都在静静地等待那庄严、神圣而又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旗杆的东面,我看见一大群排着整整齐齐队伍的小学生。他们迎着寒风个个精神振奋。一个名叫李丹的小同学告诉我,她是天津市河北区法政桥第二小学六年级(2)班的学生,是专门从天津赶来看升国旗的。她和200多名同学凌晨1点半就从学校出发了。这是毕业前学校为他们安排的重要一课。她问我从哪里来,为什么一大早也来看升旗?我说:“我是受一位身患重病素不相识的朋友之托而来的。这个朋友以前就在这里为国旗站岗!”接着我向她讲起了你。旁边的同学也都围了过来,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听。看得出来,你的故事打动了他们的心。我想多年以后,他们依然会记得你,记得这个不同寻常的早晨。带他们来北京的校长肖慧云同志走上前来,向我要去了你的联系地址。她还说:“请记者同志一定代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问候陶维革同志,就说远在千里之外,有一群天真的孩子,还有孩子们的老师祝他早日康复!”
在旗杆北面,来自辽宁的一位老同志告诉我,他们一行10人明天就要去加拿大了,这次出国时间比较长,今天是专程来看升国旗的。
看到这里,我想你会感到欣慰的。虽然时间改变了许多东西,但你曾经护卫过的这方圣地将永远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6点10分,国旗护卫队指导员谢辉提前来到天安门广场。他向我详细介绍了新旗杆的情况。1991年4月15日正式启用新旗杆。新旗杆基座平面分三层,第一层(内层)是汉白玉平台,四面各有2米宽的出入通道,中心是30米高的银灰色旗杆,第二层是环绕基座的褚色花岗岩带,第三层是绿化带。另外,基座周围还围着56个金黄色的隔离墩,象征56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左图:谢辉摄)你看,现在的旗杆基座是不是比以前气派多了?
6点20分,随着升旗手一声威严的“敬礼”,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我本想代你向国旗行个军礼,但我不是军人,郭占斌政委找来护卫队员刘静,替你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想,这一情景一定能让你回忆起许多已逝的美好时光。因为你在6年的军人生涯中,曾无数次这样面对国旗,举手齐眉。晨光中,我站在刘静旁边,右手抚胸,面对东方,代表你,代表我,代表我的同事,向国旗行注目礼。(下图:赵涌摄)此时此刻我感到有一股热流在周身奔涌。
记得去年我到国旗护卫队采访时,曾反复思索是什么力量使你在胃穿孔时还能在哨位上站得笔直。因为我亲眼见过胃穿孔发作的病人疼得缩成一团在地上打滚的模样。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了,正是这每天举行的圣典给你注入了无穷的勇气和力量!陶维革,我相信这神圣的典礼和国旗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的心中,她会继续给予你力量去战胜病魔的!
升旗仪式后,我来到国旗护卫队营地。我问几名新战士知道不知道陶维革,他们七嘴八舌地说:“陶维革,湖北黄冈人……”你的事迹已载入了部队编的《天安门前橄榄绿》一书中。部队每一次对新兵进行光荣传统教育时,都会提到你。
自国旗班1991年5月1日改为国旗护卫队以来,已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并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旗卫士”荣誉称号。今年2月,国旗护卫队又被命名为全国“公安系统先进集体”。
在营地,我还见到了你的几位老战友。谢辉告诉我,你的一大特点是一说话就笑,他刚当班长时,你作为一个老战士能主动配合他工作。窦海建现在是某中队指导员,他对你的印象是待人诚恳、热情。史涛说,他完全能体会到你对国旗的感情,那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你的老战友们都期盼着能与你再次相聚叙旧。
在我准备离开护卫队时,遇到了你的老首长——武警北京总队政委张世瑷同志。他告诉我说:“部队在得知陶维革同志的情况后,已经派人去看望,我们会尽力帮助他的。”他还意味深长地说:“一个人在病床上还惦记着国旗,把国旗哨位看得那么重、那么神圣,这种心系国旗的精神在当前具有特殊的意义。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的教育。我觉得陶维革身上体现出来的正是这爱国和奉献精神的和谐统一。”
你要我代你做的事我都做了,该写的也差不多都写下来了,陶维革同志,你一定要有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傅昌波(附图片)
(题图:赵涌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