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美总统为何决定访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5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美总统为何决定访俄
本报记者黄晴
3月20日,美国白宫正式宣布,克林顿总统将于5月9日前往莫斯科,会见俄国总统叶利钦,并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庆典活动。
对克林顿的访俄邀请,是叶利钦今年1月发出的。鉴于最近车臣事态的扩大,克林顿是否接受邀请成为近期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美俄两国通过外交渠道多次协商,3月16日,叶利钦表示俄在庆祝活动中将不展示最新军事武器,只展示一些二战中的老装备,同时俄国还原则同意允许国际观察员前往车臣,此后,美国终于正式宣布克林顿应邀访俄。
克林顿宣布访俄后,美国会中的共和党议员反应强烈,有人说这一访问是在“完全错误的时机传达了一个完全错误的信息”;有人说这是“对俄国侵略车臣,向伊朗出售核技术,干涉前苏联其他共和国事务的认可”。欧洲国家对此反应较为温和,英国官员表示了一定的失望,但英国首相梅杰和法国总统密特朗均表示将参加莫斯科的庆典,德国总理科尔则尚未最后决定。
克林顿的访俄决定表明美国对俄国的重视。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对报界人士表示,中东和俄国是美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他反对美国众院议长金里奇关于如俄国向伊朗出售核技术就中断对俄援助的主张,认为对俄应采取劝说态度,继续帮助俄国销毁核武器,资助其私有化进程。克里斯托弗一方面表示美国并没有把赌注全压在叶利钦身上,一方面则强调叶利钦“值得我们支持”。
上述事实表明,虽然车臣事件后,美国对叶利钦的疑虑增加,但美国更担心俄国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上台对西方不利。因而继续支持叶利钦,稳住其地位,以确保俄局势不发生逆转,仍是美国对俄政策的主导方面。目前美国力求与俄保持一种可施加影响的良好关系,不使其产生孤立感而走向对抗。此外,在冷战后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与俄国的合作关系将使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基本政策考虑,克林顿才肯于承担一定的内政外交风险,决定应邀访俄。
克林顿选择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之际访问俄国也颇有考虑。去年欧洲的一些二战纪念活动把俄国排除在外,已引起俄国强烈不满。美国国务院官员认为,俄国人认为自己在二战中付出最多,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把这次纪念活动看成是涉及民族尊严的问题。克林顿的访问将可满足俄罗斯的这种愿望。(本报华盛顿3月2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