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长空比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5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长空比翼
本报记者赵京安
1952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共和国首批女飞行员飞上蓝天。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培养女飞行员较多的国家之一,共六代达数百人。她们和男性战友比翼齐飞,在共同的轨迹上升华了战友情谊,有一批男女飞行员结为蓝天伉俪。于是,就有了他们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的生活轶闻……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第五代女飞行员王琴,刚毕业分配到团里,就被一个叫李庆的小伙子套在了“瞄准具”里:颀长的身材,白皙的皮肤,可体的飞行皮服恰到好处地将妩媚与英武裹合在一起。
同是一个机种的飞行员,自然就有更独特的恋爱方式。然而,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他们的爱情生活未必浪漫。
婚后,他们依然各飞东西,各自执行各自的任务。常常是她刚刚从碧空返回,他却从大地起飞,有如循着不同轨迹飞驰的两颗星。
兄弟部队的空勤餐厅里,各自执行任务而相继落地的夫妻不期而遇。李庆急切地向妻子询问:“儿子好吗?爸妈身体好吗?”、“摩托车没出什么故障吧?”
王琴只是一个劲地点头。为了让他安心飞行,她编织了美丽的谎言。她不愿让丈夫知道他们两岁的儿子双飞手术后,仍需要他们的悉心照料。
两个小时的团聚毕竟太短。王琴起飞前,想起一件事:“明天是你的生日”。他听后摇摇脑袋。
一个星期后李庆冲回家里,床头柜上放着妻子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一条红色暗条西装领带,一张小小的纸片上有她娟秀的笔迹:“……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云霞、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李庆心头一热。这是妻子最喜欢的《致橡树》,初恋时写在情书里。
他一时心动,在电视台点了一首歌回报妻子:《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遗憾的是,当电视台如期播出这首歌时,王琴已经紧急出航,正驾机飞翔在空中救护的航线上。
  “你领航,我掌舵”
丈夫石英是轰炸机领航员,妻子张美英是运输机飞行员,他们经常在生活中调侃:“你领航,我掌舵”。然而,这又不仅仅是调侃。
凭第六感觉,石英发现妻子最近飞行回来的兴致勃勃劲儿不见了。几天的观察了解后,石英心里有了底:
“飞得不顺利,是吗?”张美英点了点头,泪水涨满了眼圈。
“在航校,你是有名的优秀学员,我看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不够自信。”
接着,石英分析了妻子不能正确表达自己意图,不敢大胆与教员交流,从而影响正常发挥的问题。张美英茅塞顿开。
从此,石英有意识地培养妻子的自信心。他一改以往的大包大揽,凡事让妻子拿主意,大到家政方针,小到买东西烧饭。
那次逛街,一向习惯于丈夫给自己挑衣装的张美英仍然摇着丈夫的胳膊:“你说哪种款式好?”石英给她一个眼色:“今天你领航,你掌舵”。她懂了,毅然为自己买下一件火红的风衣。丈夫现场亮分:5分。
1990年3月,张美英顺利完成任务后返回本场。起飞,天气晴好。40分钟后飞机在云中飞行。突然飞机像寒战的病人,不停地颤抖,仪表显示马力下降,速度减小。张美英向舱外看去,哇,机翼上有结冰!她一阵紧张,她遇到了没有除冰装置运输机最最忌讳的空中结冰!
她一边向指挥所报告,一边加大油门,极力保持飞行状态。
指挥所指示她到前方机场备降。奉命七八分钟后,结冰愈发严重。如何处置?降低高度吗?不,前方是1800米的高山!上升高度?不,飞机已无力爬升,飞不出结冰高度层!
“返航!”她相信自己的决断,大胆向机长请示,向地面反映空中情况。
“同意返航!”张美英改变航向,压坡度、登舵,下降到安全高度,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飞行事故。
  “只要天空不寂寞”
“飞行夫妻”贾锁、黄珊珊两人都是一级飞行员、二等功臣。
飞行员为人父难,为人母更难。
黄珊珊第一次感觉到腹中胎儿的躁动,是在天上。要做母亲的感觉使她感到巨大的幸福。同时意识到,孩子的生活之路注定比其他孩子更艰难。气流颠簸,噪声振动,妊娠反应,都凭着长期磨练的意志抗衡着,直到怀孕5个月,她才不得不离开她的飞机。
女儿生下7天,还没有来得及学会抱抱自己的宝贝,贾锁接到科研试飞的任务,匆匆飞去。
女儿在外婆家长到了一岁。夫妻俩赶回扬州,呵护着女儿:“兰兰,爸爸是谁?”女儿胖嘟嘟的小手指指天上。“妈妈在哪儿?”小胖手又指指桌子上的照片。夫妻俩惊呆了,爸爸妈妈在女儿心目中居然完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两个与她不相关的人!
黄珊珊夺过女儿,泪如雨下,把她搂得更紧更紧……
不是么?当她飞向灾区,把人工雨露播向干涸的田野;当她飞越大水,把救命食粮投向饥饿的灾民;当她空中救护,把生命希望送给垂危的伤员,每每都会唤起那母性的情怀,她都强烈思念自己的女儿。
女儿长大了,当得知女儿考取南方大城市外语学校的消息,贾锁从心里感谢女儿,同时总也抹不去对女儿的那份欠疚。可以欣慰的是,20余年来,他手把手带教了五批飞行员,从一种气象到“全天候”,20余名年轻飞行员由他亲手送上蓝天。
笔者曾同这对夫妻进行过“关于奉献”的探讨。“飞行是勇敢的事业,更是奉献的事业。我们的整个青春穿梭于天上,忙碌于人间,并不奢望什么,只要天空不寂寞。”——贾锁、黄珊珊如是说。(附图片)
“飞行夫妻”志在蓝天。贲道春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