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扶贫扶志扶本输血活血造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13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扶贫扶志扶本输血活血造血
刘德政
对老区贫困地区进行扶贫开发,其思路和方式根本的一条就是改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具体而言有三点:
一是扶贫,注重有的放矢,优化“输血”方案。对贫困地区开展扶贫要立足资源优势,选准扶贫项目有的放矢,优化“造血”方案。因地制宜,选择优势项目、支柱项目,优先扶持,优先发展,切忌“一刀切”或“一锅端”,千篇一律,而要突出区域特色,在农、林、牧、渔中选择它们优势结合点、共同点、突出点,建立“一村品、一乡业”的支柱型、龙头型产业集中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准能动性强、辐射点高、后劲足的产业和项目,县级则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再进行优化组合,再突出具有县及区域特色的经济,优化“输血”方案,选准扶贫开发项目,建立一批“公司+基地+农户”、“财政+基地+农户”一条龙农业格局,实行农工贸、政技物、农工商一条龙服务模式。
二是扶志,重在提神鼓劲,起动“活血”源泉。贫困地区经济贫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进步因素相对落后,生产力低下,发展科技扶贫则是扶志,起动“活血”源泉,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起到提神鼓劲作用。一是加强科技副县长、副镇长的选拔和任用,形成科技扶贫领导体系化建设,把一批年富力强、有能力的科技副县长、副镇长推向科技扶贫的领导岗位;二是注重实用科技培训,结合“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燎原计划”,因地制宜选择一些见效快、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实用技术进行系统培训,每户培养一个科技致富明白人,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树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发展;三是加大科技成果的嫁接和转换,以“农业+科研+基地”为模式,广泛与大、中专学校建立合作联系,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换,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与农、林、渔、牧进行科技嫁接,整体推进科技扶贫,提高科技覆盖面。
三是扶本,力求事半功倍,强化“造血”功能。老区贫困地区文盲、半文盲多,人口素质低下,一方面要积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方面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的教育,加大教育扶贫,强化智力扶贫,形成阶梯式职业教育,第一是选派一批拔尖青年农民进入大专院校进行学习,形成骨干人才;第二是对一批回乡大、中专生和高中毕业生进行安置,借智力形成带头人才;第三是在一些十分落后的地区,对初中毕业生加以培养,精心组织学习,形成智力扶贫后备人才。通过三种形式教育扶贫和智力扶贫,彻底连根拔掉贫穷根子,强化“造血”功能。
(作者为中共湖北省南漳县委副书记、南漳县县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