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乔石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大政方针已定关键真抓实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9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在福建考察时强调
大政方针已定关键真抓实干
本报厦门3月28日电福建日报记者黄种生、新华社记者王炜中、本报记者潘帝都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在福建省考察时强调,当前,各项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真抓实干,使之真正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
3月22日至28日,乔石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贾庆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明义等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海沧投资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林德—厦门叉车有限公司和漳州九湖荔枝海、角美工业开发区等。在福州,乔石听取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工作汇报。他说,福建的发展是比较快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省委关于今后工作的思路是积极的、可行的。只要坚持不懈地采取得力措施狠抓落实,就能逐步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把各项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在本世纪剩下的几年中,福建的工作可以搞得更好,可以为下个世纪的发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在考察过程中,乔石强调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把农业放在首位,真正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来抓。这一点必须长期地坚持下去,牢牢地抓住不放。只有农业稳定了,发展了,整个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才能稳定地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地进步。农业决不是抓一阵子便可奏效的,必须一年一年地不断抓下去,不可有丝毫的松懈。(⑴⑷)
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和部署已相当明确,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真抓实干。要长期打算、统盘规划、逐项落实,这样才能见成效。乔石说,抓农业也要不断开拓进取,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注意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把科研与生产紧紧地结合起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并要多创名牌产品,把大农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样,我们的农业就能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农民也可逐步奔向小康。当贾庆林汇报到增粮增收保供给和抑制物价涨幅时,乔石说,农产品流通,要努力减少中间环节,对流通渠道要严格实行规范化管理。
当前,福建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认真做好扭亏增盈、提高效益的工作,力争3年内消灭国有企业的亏损。乔石就此指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有企业的改革要增强紧迫感,要抓紧一点。只有抓住时机,尽快迈开步子,才能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优越性,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企业的改革只要基本方向正确,基本路子对头,效果显著,就应该积极推广。十全十美、毫无缺点的经验,是不会有的。他说,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是社会主义的、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改革的具体办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不会只有一种模式。这是史无前例的创造,不冒一点风险去干是不行的。各地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依靠群众,不断探索,总结发展正确的,纠正错误的,努力在实践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闽台经贸合作与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交流领域扩大到学术、教育、新闻、影视、文艺、民俗、宗教等方面。乔石听取了汇报后说,在海峡两岸关系中,福建的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也有很多有利条件。首先要把经济发展起来。福建经济发展得越好,社会保持稳定,两岸交流采取正确的政策,就会对促进祖国早日统一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做出更大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