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物总”怎样扭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9
第2版(经济)
专栏:

  “物总”怎样扭亏
文东香
福州经济开发区物资总公司3年前还是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特困国有企业,仅仅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拚搏,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销售额、利税连年翻番。1994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利税1500多万元。人均年销售额达400万元、利税10万元,为全国同行业中罕见。
在物资经营企业多数不景气的情况下,“物总”何以有此建树?
1991年春寒料峭,葛彰演放弃了赴香港任职的美差,戴上了“物总”总经理的“破”帽子。这时的“物总”已是背靠绝壁没有退路的时候。面临的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坐以待毙被兼并;二是到大市场的海洋去拚搏。于是,迎着风浪抓改革成了新班子的选择。
葛彰演先开始实施干部、用工、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坐位子的交票子,交不出票子的让位子!”成了理直气壮的口号。某经营部经理经营3年管理费用高达八九万元,未创分文效益,交出了位子。林朝炎毛遂自荐当机电公司的经理,一年赚了200多万元,公司为他买了一套房子。这几年,淘汰了一些干部,5位德才兼备的人才走马上任,形成了人才流动的风险激励机制。
有了效益,不少上司的亲朋好友要往“物总”挤。“行!能赚钱,又有门路的人,我何乐不为!”公司敞开大门,来者不拒。“但话说在前头,不管是谁,我都给你一桌一椅,但必须在1年内赚回3万元的利润。”
葛彰演说,提高素质,要从小事做起。“物总”的自我发展是从自我管理开始,公司尽量减少管理费用开支,做好“节约每一分钱的工作”,用最低的费用去获取最大的效益。以往,办公用大瓶浆糊,虽说每瓶仅花几元钱,但用的时间长,管理员也省事,可葛彰演却认为这是浪费行为,因为一大瓶浆糊时间一长就会干掉,只能扔了重买。如果改用小瓶胶水,每人一瓶只几毛钱,既方便又省钱。这样一来,管理员麻烦,不如买大瓶浆糊省事。葛彰演说,企业职工有可能由于怕麻烦而失去主人翁精神。干企业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想到大的事情,才能有所发展。
基于此种认识,“物总”改变过去管理费开支“大呼隆”的做法,采用“划小单位、分级核算、分灶吃饭”的办法,规定各种办公用品、电话、车辆等,谁用谁负担,促使各个部门精打细算,增收节支。从执行情况来看,1994年的业务量比1993年成倍增长,而管理费用却仅仅是1993年的89%。
面对越来越残酷的市场竞争,“物总”的经营策略是:适应市场,要舍得让出市场,这几年,因为小机电产品利润比较高,个体户一拥而上,“物总”决定避开遍地开花的竞争对手,发挥自己资金、库容等优势,搞汽车等大机电产品生意。定价采取高、中、低不同价位,能高则高、能低则低,赢得了效益,也赢得了用户,有时一天的销售等于全省的总和。葛彰演说,市场总是有限的,如果大家都挤在一块儿,只能形成更为残酷的价格竞争,到头来谁也得不到便宜。
经过几年的努力,“物总”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货源基地。现在,“物总”的市场拓展到全国22个省市,并在上海、宁波、山东、天津等地建立了汽车、化工、钢材、煤炭等四大资源基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