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中国改革,走向辉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8
第9版(理论)
专栏:

  中国改革,走向辉煌
李铁映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已经历经16个年头了。16年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勇于创新,奋力开拓,锐意进取,排除万难,创造出了翻天覆地的巨大业绩,使我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并立即显示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效果。16年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递增,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位次上升到世界第10名,经济跃上了一个大的新台阶。16年来,全国的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亿吨增加到1994年的4.45亿吨,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发展到2000多万家,吸纳农村劳动力1.2亿多人,所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近50%。16年来,对外贸易取得突出成果,199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11位,进出口额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左右,成为世界上开放度最大的国家之一。16年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整体生活水平已摆脱贫穷状态,实现了温饱,并正向小康迈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市场繁荣,社会进步,充满勃勃生机,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16年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社会生产力获得如此大幅度的发展,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罕见的。正如国际舆论所普遍认为的那样:中国仅用15年多的时间,就达到了美国曾经花费50年、日本曾经花费30年才能达到的目标。“中国的经济成功,不仅使中国的亿万人民对未来满怀希望,而且正在改变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面貌”。
总结我们的经验,首先是中国的改革有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当代中国,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他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既立足于中国大地,又关注着世界风云;既正视国情现实,又面向着世纪未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心壮志,他高瞻远瞩,以巨人的手笔,构思和规划了崭新的和切合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确立了它的基本路线与一整套发展战略。在我们党写着“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上,现在又增添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我们必须把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作为党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根本性建设,切实抓紧抓好。”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过去是,今后也将是我们国家实现宏伟目标的光辉旗帜和科学指南,不仅过去是,今后也将是我们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现实问题学习理论,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运用理论武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胜利向前。
中国的改革有坚强的领导力量。如果说,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的话,那么,领导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正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既涉及到权力的再调整,又涉及到利益的再分配,直接关系12亿人民的切身利益。这场深刻的革命,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情况之复杂,工作之艰难,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要把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顺利完成,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在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才具备成功的保证,民族才能振兴,国家才能繁荣富强,人民才能富裕和幸福。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永无振兴崛起之日。过去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今后的道路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中国的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改革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的目标是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16年的实践中,我们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努力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培育和建立市场体系,健全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法规,大大增强了国民经济的实力和活力,使国民经济每隔几年登上一个新台阶,并推动着整个改革大业阔步前进。
中国的改革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在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进行一项前无古人的改革大业,既无先例可循,又不可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只能靠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变革,不断地创新,走自己的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必将是历史的结论。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把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及大无畏的首创精神,同稳扎稳打的求实作风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在稳定中寻求发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和目标,而保持稳定则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无论进行建设或改革,都要求一个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频繁的“大地震”是不能建设高楼大厦的。这是我们16年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每提出一项重大改革措施,都不能不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总体受益与总体承受能力,不能不充分考虑到怎样把改革可能引起的社会震动减小到最低程度。总之,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的程度,是我们十多年来研究和处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问题时,始终遵循的一大原则。
中国的改革是全方位开放的改革。改革离不开开放,开放有利于改革,开放本身就是最大的改革,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在当今世界上,经济生活是开放的大系统,任何国家要想迅速发展本国经济,只有坚持开放,才能够与外部交换知识和信息、设备和人才,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与成就。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绝不能走闭关锁国的道路。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大量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断学习和吸纳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支持和推动中国企业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有力地促进了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都要学习、借鉴。毫无疑问,吸收和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绝不等于照搬照抄,应当而且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认识路线,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择其善者而从之,辨其不善者而却之。如同改革一样,判断开放成败的标准,也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
国务院研究室、国家体改委的一些同志挤出时间,积极组织力量,精心编辑出《中国改革之路》这样一部中国改革经验的汇集,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好事。我认为,实事求是地肯定我国的改革历程,宣传我国的改革成果,科学地总结我国的改革经验,对于进一步提高对改革开放事业的科学认识,提高自觉性,对于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今后使我国改革的方针与政策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和更加协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在延伸,在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在大胆探索,勇敢奋进。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改革之路》这本书还没有写完,还需要有志之士继续编辑。我希望在不远将来的世纪之交,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之时,能看到一部更全面、更系统地反映中国改革历程的作品,一部实践性、理论性更强的力著,如同我国的改革成果一样壮观,一样辉煌。
(此文为李铁映同志给《中国改革之路》一书所写的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