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党内批评要认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8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议论风生

  党内批评要认真
何光友汪仲华
在一次基层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上,一位领导在批评某党员的违纪问题时,有一段开场白:“总的看该同志品质很好……总的认为该同志工作踏实……总的……”一串“总的”之后,话锋一转:“望该同志今后要注意增强组织纪律性。”这种看似批评实则表扬的“批评”,在党的基层组织生活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正确地开展党内批评,是从严治党,弘扬正气,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基层党组织解决自身矛盾能力的有效途径。每个党员都必须学会正确地开展党内批评。但时下在一些基层党组织中,有一种重表扬轻批评的倾向,有些党员干部认为只有表扬才能调动积极性,批评是得罪人的事情,容易挫伤积极性。因此,在开展批评时,对被批评者的问题或者轻描淡写,或者避实就虚,或者干脆只字不提;而对被批评者的成绩,却不惜口舌,滔滔不绝,极力渲染。结果,被批评者不仅受不到教育,反被“高帽子”戴得晕晕乎乎。
诚然,表扬与批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促进党员成长进步。但是,两者的功能却迥然不同。表扬是为了鼓励积极,弘扬先进,批评则是抑制消极,鞭策后进。因而两者不可互相套用。一个党员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作为党组织理应及时表扬或奖励。同样,一旦出了问题也要严肃地给予批评,甚至进行必要的处理。这是党内严格的组织生活所要求的,也是对党员个人的真正关心。因此,该批评时我们一定要进行认真的、而不是做样子的批评。只有认真的、严肃的、有原则的批评,才能使有问题的党员深刻地认识错误,并下决心改正错误。
不认真、不负责的批评误人误事,是对同志、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它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影响了党员的形象,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是造成某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重要原因,也是使某些党员由小错逐步发展成大错、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