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我的故乡在金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2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故乡风土故乡人’95大学生寒假见闻征文

  我的故乡在金门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方舟
“千万里,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你身边……”
寒假里,我和一位同学乘飞机回到厦门故乡。其实,我真正的故乡在金门。
小时候,听爸爸说,在厦门对面有两个岛屿:大金门和小金门。爷爷很小很小的时候,被人从小金门卖到厦门来。从此和那里的亲人音讯隔绝。再后,两岸炮声隆隆,海峡烽烟弥漫。爸爸再未对人讲起此事,他的籍贯填着:厦门。
一直到80年代末,坚冰开始解冻。爸爸被选为金门同胞联谊会理事,我上大学时,才把籍贯改为:金门。而对于故乡,我始终感到是那么陌生、那么遥远、那么神秘……
这次回到厦门,我们游览鼓浪屿,登上日光岩。在郑成功当年操练水军的水操台上,有几台高倍望远镜,听说是让游客眺望对岸的大小金门的。我立即升起一股强烈的欲望:从镜头里看看我那谜一样的故乡。
正当怅惘之中,邂逅一位厦门文化局的领导——爸爸的老朋友。听他说厦门有一个剧团曾赴金门演出归来。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我专程去拜访这个剧团的负责人,请他为我讲讲梦中的故乡。
去年4月8日,厦门金莲升高甲戏剧团,应台湾民俗文化交流协会之邀,第一次登上金门岛。
这次金莲升到金门,直线距离仅2海里,可是他们绕道香港、台北,乘飞机、搭轮船、办手续,本来20分钟的水程,却整整花去3天时间。
演员们一踏上金门,这个民情淳朴的小岛顷刻沸腾了。台上笙歌曼舞,台下万头攒动。场场爆满,水泄不通,演员签名合影,应接不暇。当地官民士商,争先宴请。台湾“国大代表”杨肃元先生在接风宴席上高举酒杯万分激动地说:“这是45年来第一杯酒,干!”一饮而尽。《金门日报》每天以显著版面报道金厦同胞骨肉团聚的动人情景。连续演出一个多月,带去的16台戏已重演多遍。戏迷们一再要求延长演期,上演新戏。团长李耕说,新剧目的乐谱、道具、幻灯字幕放在厦门,惜未带来。金门镇李镇长知道了说,“这事好办!我马上派条船去取。”电话挂通了,剧团连夜把资料送到厦门何厝乡。翌日清晨,金门派出一艘机帆船,只几袋烟功夫,《桃花搭渡》、《笋江波》、《徐九经升官记》等曲本就已送到演员手中,开始了新的演出……
一曲弦歌两岸唱,何人不起故园情。顷刻间金门撩开了神秘的面纱,故乡在我心中变得这样亲近,这样熟悉,这样温情……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无限感慨:爷爷去世了,他活到94岁,也未能等到这一天,没能回他日思梦萦的故乡!
大年除夕,正当全家和和美美吃完团圆饭,观看中央电视台节目时,北京忽然传来佳音:江总书记向海峡彼岸提出八点统一祖国的和平建议。全家人为此欢欣雀跃!大年初一之夜,厦门和金门两岛,在相距最近的地方,不约而同燃放起璀璨耀目的焰火。火树银花照亮了海峡夜空。礼炮声声,是两岸同胞的相互贺岁。干戈化为玉帛、天堑变成通途的日子即将来临。我默默地祭慰爷爷,九州一统后,我将驾起一叶扁舟到那生您的土地去寻回失落的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