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产棉第一村的喜悦——江泽民与江西棉农谈话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30
第1版(要闻)
专栏:

  产棉第一村的喜悦
——江泽民与江西棉农谈话记
新华社记者邹爱国余孝忠
3月的春风,吹绿了赣江两岸的田野,吹醒了彭泽县片片金色的油菜地。
1995年3月20日下午,正在田头劳作的金星村棉农们惊喜地发现:江泽民总书记来到了他们中间。
总书记走进油菜地,兴致勃勃地观看棉农们制作营养钵,和棉农们拉家常,还动手试做了营养钵……
“总书记来了!”金星村沸腾了。男女老幼涌向村头。江泽民微笑着向大家问好,乡亲们用热烈的掌声迎接总书记的到来。
在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吴官正的陪同下,江泽民步入金星村党员活动室,与彭泽县的植棉模范围坐在一起,商谈起发展棉花生产的大计。
有着3500人的金星村,是皮棉年产量连续五年超万担,单产突破150公斤的全国产棉第一村。在总书记的考察日程中,特意选择了这一个点。
江泽民打开黑色的笔记本,饶有兴趣记下了棉农们的一串串的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话。
在农村基层工作过20多年的原县长汪汉庆谈起棉花来眉飞色舞:“我们彭泽1990年皮棉突破30万担,去年达到48万担,单产223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大发展,带来财政大增收,农民积极性的大提高,县属工业的大发展。”
江泽民停住笔问:“彭泽棉花生产为什么能持续稳定增长,没有滑坡,没有大起大落?”
“主要是我们县委、县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汪汉庆说,“彭泽的土壤适合种棉花;彭泽有丰富的植棉经验;棉花成了彭泽经济发展的支柱。我们现在是‘不管东西南北风,抓住棉油不放松’。”
“好,讲得好!”江泽民一边记录,一边赞扬道。放下笔,他又问:“在大力发展棉花时,你们是怎样依靠科技力量的?”
汪汉庆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千真万确。科技在彭泽植棉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在种棉时,狠抓科技投入,实行科学种田,切实把好种、水、肥、虫等关键环节。”
江泽民说:“请你再说得具体一点。”
“我们20万亩棉花,全部推广了营养钵移栽,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我们运用科学配方施肥,增大了有机肥料的投入。农肥当家,氮钾并举,磷肥适量,做到了种田与养田相结合。”
在笔记本上,江泽民还记下了彭泽防治棉铃虫的经验:“棉铃虫一般三天生蛾,三天产卵,三天变为幼虫,个把小时后幼虫就钻入棉桃进行危害。消灭棉铃虫必须抓住产卵高峰期集中用药。”
汪汉庆说:“对于虫害,我们做到了五统一分:统一测报虫情,统一用药种类和剂量,统一用药时间,统一用药方法,统一检查验收,分户实施。”
江泽民说:“你们这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将棉铃虫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长期棉花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汪汉庆说:“棉花生产使棉农尝到了甜头,我们要始终注意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随同考察的农业部长刘江介绍说,这里是老产棉区,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对棉区国家坚持通过政策予以扶持。
全国植棉劳模、村党支部书记鲍恩如接过话茬说:“去年,我们村棉花总产1.1万担,单产315斤,今年计划完成皮棉1.2万担,单产达到340斤,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300元。”
江泽民给鲍恩如算了这样的帐:“如果一亩地产皮棉300斤,每斤卖5元钱,一共收入是1500元,其中投入大约占多少?”
“一亩地的肥料和抗旱排涝费用等成本大约需要400元。”鲍恩如答道。
村党支部副书记胡章银去年向国家售棉1800公斤,谈起种棉感受甚多:“去年我全家人均收入2300元,今年我还要种棉花,争取收入达到2800元。中央年初开的农村工作会议,给我们农民撑了腰,我们心里像吃了蜜,更要鼓起劲来干。我们村的实践证明:搞农业可以致富,种棉油可以发财。”
来自朝阳村的村长许材洲去年售棉1575公斤。谈起朝阳村,他有一肚子话:“过去我们朝阳是个穷村,有个歌谣说:‘有女不要嫁朝阳,朝阳四季缺口粮’。靠种棉,我们富了。去年我们家仅棉花收入人均就达到2000元。今年我们还要种棉花,争取亩产达到310斤,人均收入2800元。种棉既能对国家作贡献,又能给自己增加收入。”
江泽民放下笔,向棉农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这里植棉收入很高,外出打工的人多不多?”许材洲说:“我们朝阳村有几个青年外出打过工,现在看外面挣的还没有家里的多,又都回来了。”
江泽民说:“村子里富了他也就不想朝外走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躺在那里就来钱的,还是要劳动致富啊!”
江泽民一边问,一边记,会议室里气氛十分热烈。在那本32开本的笔记本上,总书记记下了棉区的生产情况,棉农的喜悦心情;记下了农民的企盼和田野的希望。
听了大家的话,江泽民说:“彭泽的事实表明,我国农村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只要我们坚持贯彻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就一定会把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就完全能够解决好吃饭和穿衣问题。中国农业发展的潜力很大,前途是光明的!”
在离开金星村时,乡亲们伫立村头,招手和总书记告别。江泽民大声对棉农们说:“希望你们发挥优势,再接再厉,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新华社南昌3月2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