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富民书记”攀亲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30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富民书记”攀亲记
卢国良
“富民书记”到深山沟里“攀亲”,富裕的流大塘村主动与贫穷的水涧村成了结对帮联的“亲家”。这是日前发生在浙江省义乌市夏演乡的一桩新鲜事。
此事缘起于不久前的一场特大火灾。
夏演乡的流大塘村是个富裕的工业村,集体企业产值占全乡的百分之七十八,全村年收入超万元的家庭比比皆是。村党支部是金华市的“农村奔小康先进党支部”,支书楼洪基则荣获义乌市“优秀厂长”、“富民书记”的称号。
地处北部深山沟里的水涧村,因交通不便等原因,经济滞后,村民们一年辛劳,人均收入仅有四百多元。三月十四日,一场无情的大火,吞噬了该村二十二户人家的四十五间房屋,其中十四户的房产被烧了个精光,直接经济损失五十多万元。不少灾民无衣、无粮,无家可归,苦不堪言。
水涧村的灾情被流大塘村的支部书记楼洪基知道了。他带头为水涧村灾民捐资一万元,并积极组织企业和村民捐款捐物。然而楼洪基清楚地意识到,捐助的钱财只能救燃眉之急,要想使水涧村摆脱贫困,就得与该村结对帮联办实体;“富民书记”不仅要带领本村群众致富,还要带动和扶持邻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楼洪基彻夜难眠,想了很多。
流大塘村今年要向亿元村冲刺。作为党支部书记的他,却有意给自己再压担子。在支委会上,他大胆地提出:吸收水涧村多余劳力由村办工厂安置就业;帮助水涧村发展经济作物和高山蔬菜种植;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援助,帮助水涧村灾后自救和发展村办企业,尽快脱贫致富。楼洪基的设想得到了村支委的赞同,表决的结果是:责无旁贷,尽快实施。
三月十九日,在市里和乡政府的支持下,“攀亲”联姻很快成为现实,结对帮联的协议书在水涧村碎砖瓦中散发烟尘味的废墟上签订时,水涧村党支部书记季诚志紧紧地握住了楼洪基的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