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明智之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3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漫话

  明智之举
石角
许多年来,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干部看支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个顺口溜有不同的涵义。今天,这个顺口溜也可以解释为,村干部尤其是党支部书记是村民们奔小康的“领头雁”。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能否致富奔小康的问题。
湖南省衡阳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同志,很明白这个道理。他们选送一些年轻有为、上进心强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到省内高等院校脱产学习,提高他们的素质,不能不说是一个明智之举。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省级以上的党政机关不去说了,就拿一个县来说吧,党政机构就有许多部门。这些部门,又分别负责组织、宣传、人事、政法、公安、工业、农业、财贸、交通、教育、文化、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等等工作。但到了“下面”,即到了村里,什么事都要找党支部书记,支书就成了“一根针”。可见,农村的党支部书记太重要了,他们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性人物。但是,他们并不是生来就能胜任党支部书记的工作,需要不断提高素质。
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素质有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政治、理论、道德、科技等。比如,他们科技知识甚少,怎么能够带领群众以科技兴农呢?为尽快掌握政治理论和文化科学知识,选送他们到高等院校脱产学习,不能不是一条重要途径。从年龄来看,这些农村党支部书记是跨世纪的干部,他们当中一些人将来可能担任更高层的领导职务。现在把他们送到高等院校脱产学习,可以说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一项基础工程。
总之,衡阳市让农村党支部书记脱产上大学,是明智之举。有条件的地方,不妨试一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