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公开选拔双向选择严格考核郏县形成干部任用新机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3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公开选拔双向选择严格考核
郏县形成干部任用新机制
本报讯河南省郏县县委不断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公开选拔干部,通过竞争上岗,实行双向选择,严格进行考核,给领导干部“加压”,形成了激励竞争、优胜劣汰,保证公平的用人新机制。
近年来,郏县县委、县政府首先以公开选拔干部为突破口,增添干部队伍活力。他们针对自己作为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的实际,通过公开选拔,使十四名学有专长,懂经营、会管理的年轻同志走上了工业副乡(镇)长的岗位;接着又在濒临倒闭的县水泥厂实行厂长竞选,受到群众好评。此后,该县又把公开选拔“一把手”的办法引入县直局、委,在教育局、卫生局、粮食局公开选拔局长。二十八位同志踊跃报名,经过竞选演讲、群众投票、组织考核,三名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一九九三年六月,县委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县局、委中普遍推行领导公开选拔办法。几年来,全县共有一百四十一名干部通过公开选拔走上领导岗位,参加竞争人数达一千二百六十人。
郏县在干部制度改革中,还根据县直各单位和乡镇实际,对县直局委和十四个乡镇的“一把手”实行树立标杆、竞争上岗,从而达到压力变动力、动力出活力的目的。一九九三年,在公开选拔和配备县直单位“一把手”时,县委强调突出过硬的经济措施,使科级干部在公开竞争中对照指标能者上,不能者让。班子配齐后,县委对照指标,重在考核,重奖重罚,决不走过场。一九九四年七月,县里对照指标对县直局、委逐个考核,结果十五人受表彰,六人受到黄牌警告,有三名领导干部由正职降为副职主持工作,二人由正职降为副职调离,三人就地免职,真正体现出优胜劣汰的新机制,为干事创业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一九九三年以来,郏县农业、工业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全县有二十五项工作获省以上先进。
(韩志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