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落后区变成了先进区——记中共浑源五区区委委员薛维祥的工作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2-10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落后区变成了先进区
——记中共浑源五区区委委员薛维祥的工作作风
石效由、张长珍
山西浑源县东部山地的一道山梁上,有几个名叫荞麦川、水沟、黄家坡、大石头岭等的小山村。过去,这些小山村因为长期缺乏县区的领导,所以农业生产都很落后。
一九五二年春天,中共浑源县五区区委发现了这一情况,就派遣区委宣传委员薛维祥去领导这个地区的工作。不到两年光景,就使这个地区和其他地区一样热烈地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荞麦川村的互助合作还成为全县互助合作运动的榜样;水沟、黄家坡两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户参加了互助合作组织,就是工作最差的乱岭关、大石头岭等村也都有了两个到三个的常年互助组。在互助合作中,山地的粗糙的耕作技术也有了改进。因此,这个地区的土地的产量就有了较显著的提高。以荞麦川来说,过去每亩土地平均产量还不到四斗,一九五二年就提高到五斗以上。一九五三年虽然遭受了各种灾害,但平均产量仍在四斗半左右。由于农业生产的提高,农民生活也就得到了改善。当地农民谈起这些变化来,除了感激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外,就都要特别提到区委委员薛维祥的工作成绩。
为群众热爱的干部
薛维祥初到荞麦川等村工作时,和某些干部一样,也是忙着开大会,作报告,因此群众和干部一天天跟他疏远起来。这时,薛维祥心里又委屈又苦恼。有一次薛维祥在沙圪坨村召开全小区支部教员会议,乱岭关的支部教员李维国就不来。薛维祥很生气,心想:李维国太不像话了。会一散,薛维祥饭也顾不上吃,一口气跑到乱岭关。当薛维祥找到李维国时,劈头一句就问:“别人都到会,你为什么不去?”李维国因为家里生活困难,心里正不好过,也生气地说:“老薛,你真不管人的死活,只知道叫我去开会,你不知道我家里还没有揭锅的呀(没有饭吃的意思),开完会你又不给我二斤莜面。”李维国说完了,硬着头皮等薛维祥批评。薛维祥却只是低着头走来走去,一言不发,停了老半天才说了一句:“以后再谈吧!”他就匆匆地走了。这可弄得李维国莫名其妙。
薛维祥回去后一夜没有睡着觉,就回忆起他自己当村干部时的一段情景来:“我当村干部时,家里也是现吃现闹的,但是有的区干部就不管这一套,给我布置了许多工作,弄得我几天不能生产,家里没有吃的……现在我自己当了区干部,也不关心干部和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怪不得村干部和群众越来越不愿意接近我了。”
薛维祥想到这里很难过,但也很兴奋,李维国的两句话等于给他上了一堂课,使他心里亮堂起来了。
从此薛维祥就关心干部、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了。不仅在布置工作时,总要考虑到干部、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而且还注意学习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因此薛维祥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村里的群众和干部都称赞薛维祥是“老随老,小随小,男人能跟他呱啦(谈话)在一起,妇女也能跟他说上话。”这样就使薛维祥能够经常从群众中发现问题,并和群众一起来解决问题。
就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九五二年夏天,薛维祥协助人民政府在三条彦村发放救济粮。在初步调查了受灾户的情况后,他们就提出了一个发放救济粮的灾民名单。在大会上宣布名单时,下边有人“唉!”的叹了口气。薛维祥心想:这里边一定有问题。于是他忙着解释:“这不是最后的名单,大家有意见还可以变更。”可是没人说话,薛维祥知道这个问题一时是解决不了的。散会后,薛维祥向好多人进行了调查,但没结果。薛维祥心想:这事恐怕和村干部有关,他就去找敢给干部提意见的唐大疤。薛维祥问唐大疤:“唐老大,你说这次发救济粮公道不公道?”唐大疤一口回答说:“公道,公道!”薛维祥又问:“有人不是有意见吗?”唐大疤这才不满地说:“哼!政府的事,有意见没意见怎么呀!”薛维祥说:“唐老大,人民政府发放救济粮是为了帮助受灾户渡过灾荒,搞好生产,救济粮就要发得公道。”唐大疤说:“是这么回事,但是办事的人不是这么办的。”唐大疤又说:“话说来很长,这就要说到前年的事情。前年人民政府登记土地时,村干部把全村的土地隐瞒了一部分。比如支部委员李有才本来有四十六亩土地,但只向人民政府报了八亩。隐瞒了土地,公粮的负担也就不公道了。你们虽然也看到这些‘重灾户’的庄稼被雹子打了,但没有看到他们山梁上还有一大片地的庄稼长得好好的……。”唐大疤越说,薛维祥心里越紧张,也越兴奋。群众的一声“唉!”,就使他发现了这样多的问题。
要搞好生产就要搞好互助合作
薛维祥懂得要搞好农业生产一定要搞好互助合作。不然,将来还是穷的穷,富的富,穷的多,富的少,又走到老路上去。薛维祥还懂得为了搞好互助合作,必须先在荞麦川村做出个样子来,然后再向水沟等村推广。
虽然薛维祥在这些山村里已有很高的威信,大家都相信他是为大家办事的。可是当他提出互助合作问题后,却没有一个人表示要参加互助合作,还有人在背地里叨咕着:“组织起来到底行不行呢?光听说,没见过,恐怕还是各干各的好。”就是党员也不大热心于互助合作。于是薛维祥根据大家对于互助合作的反应,先在党内对党员进行教育,并批判了个别党员的资本主义思想。然后通过党员去说服教育一般农民。经过学习,党员觉悟提高了,有五个党员和十多个非党积极分子组织了三个临时互助组。在送肥工作结束后,薛维祥就帮助这些互助组总结了这段互助的成绩,使大家看到了互助的好处。这样,原来说“组织起来是胡闹”的人也改变了态度,开始关心互助组的生产情况了。以后,因为互助组下种、锄苗都能作在一般农民的前头,参加互助组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薛维祥随时帮助各互助组解决问题,使它们巩固下来了。有一次,张连互助组为了记工的问题吵起架来,薛维祥赶忙和几个支部委员去了解情况。原来是这个组的雷平(党员)欠下组里二十多个工不还;另外,大家对现在的不合理的记工方法也有意见。这时,薛维祥就和支部委员根据“互利”原则,批判了雷平的不对,并要他还工。接着薛维祥又领导大家学习了报纸上介绍的“死分活评”的记工经验,建立了“日清月结”的齐工制度。这样,大家很满意。秋收时,大家又都着急收割自己的庄稼,各干各的。薛维祥和村支部委员会发现这个问题后,连夜和各互助组长商量解决的办法。人多智广,终于想出了“按活轮收、产量保证制”的方法,使互助组由刚开始显露涣散的状态又走向巩固。
荞麦川村的互助合作的“样子”做起来了,薛维祥就向水沟、黄家坡、大石头岭、照壁等村农民宣传了荞麦川的互助合作经验。不久,这些村子也都三个两个的成立了互助组。以后,薛维祥又把荞麦川村互助组所碰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陆续传播到这些村子。一九五二年秋收时,薛维祥和各村支部又组织千余农民去参观荞麦川互助组秋收的情形,用荞麦川村“组织起来多打粮食”的活榜样,教育和鼓舞了各村的农民。使这些村的互助组又有了新的发展。
发动妇女参加农业劳动
一九五二年夏天,薛维祥领导互助合作生产的过程中,发觉妇女是一支很大的力量,发动起来,就能把农业生产搞得更好。这年——一九五二年夏天,刚好下了一场雹子,打坏了不少庄稼。薛维祥到三条彦村去领导群众改种时,发觉要做的事情很多,被雹子打坏了的庄稼地要改种,未打坏的庄稼要间苗,防洪坝也得修建。但是活多人少做不过来。薛维祥决定先在这个村发动妇女参加农业劳动,他就召开了一个妇女座谈会。座谈结果,只有几个妇女愿意参加农业劳动。这时,薛维祥就给大家算细账,讲利害。他说:“雹子打了的庄稼地要补种、改种,没打的庄稼要间苗,防洪坝要修建。活就是这么多,样样都得做,妇女不下地就做不完做不好。那末就要少打粮食,少打粮食全家都得困难。”经薛维祥这末一动员,又有一些妇女愿意参加农业劳动了。会后,薛维祥又通过积极分子对大家再一次地进行了说服教育。这样,全村能劳动的妇女都参加了农业劳动。修防洪坝中,妇女就出了一半力气。以后,薛维祥又用三条彦村组织妇女参加农业劳动的经验,把水沟、大石头岭、黄家坡等几个村的妇女也都动员下了地。
荞麦川村的妇女虽然也参加了农业劳动,但是总是起来了,垮下去;垮下去,又起来;起来了,又垮下去……。
一九五三年夏收时,薛维祥决心把这个村的妇女再动员起来,并巩固下去。薛维祥想到其他村妇女能够坚持参加农业生产的情景,就自问自答着:“大石头岭村的妇女工作为什么就搞得好?”“是妇女干部积极呀!”“这些妇女干部都是些什么人呢?”“三十岁以上的壮年,家庭没有约束呀!”
“荞麦川的妇女干部多数是青年,问题恐怕就在这里边。”薛维祥就和这个村的妇联干部刘玉莲扯起这个问题来。刘玉莲告诉他荞麦川村的妇女发动不起来,是因为老年妇女不让青年妇女参加社会活动,因此青年妇女赌气不下地劳动。
第二天,薛维祥就召集妇女开会,他首先说明眼前的活很多,男人忙不过来,妇女应参加农业劳动。年青人不作声,有几个老年妇女就搭讪着说:“下地好,只要年青人愿意就行!”薛维祥就直接了当地说:“老大娘,年青人是愿意下地的,年青人也愿意光景过得更好。现在年青人不下地,就因为老年人不让她们出来学习。年青人学习不像有人所想的是想安上翅膀飞。识字是件好事,拿你们自个说,因为不识字,懂的事情就不多。年青人识了字,给家里念个信,读个报都是挺方便的,老年人就能知道外边的事情,你们核计核计,那个上算……。”
薛维祥还没说完,有些老年妇女就沉不住气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但是心里却在想:这些事,怎么叫老薛知道了……。不过,人家说的也是在理。这时青年妇女也说开了:老薛说得对,只要再不咸言淡语的说,我们保证下地。老年人听媳妇、女儿们这一说,也答了腔:事情就是这样办,老薛已把道理说透啦。
薛维祥“趁热打铁”,晚上又召集党员、团员开会,动员他们回去说服家里的老人,并动员自己的妻子带头下地。第二天,全村就有五十余名妇女下了地。
× × ×
薛维祥的优点是很多的。他能够关心群众疾苦,有着和群众休戚相关的思想和感情,能够深入地联系群众,并且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切身利益上着手,用活的事实,耐心地教育群众,发动群众,逐步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能够通过党的支部去工作,发挥支部的核心作用。他衷心地为人民服务,所以他在工作中获得不少成绩,所以他受到群众的热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