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卢沉的水墨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30
第10版(美术专页)
专栏:画坛人物

  卢沉的水墨画
郎绍君
卢沉是中国著名的水墨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年轻时从师于中国画大师叶浅予、李可染和蒋兆和,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如今已有30多年教龄。在中国国画界,他以学养与笔墨功底深厚、教学革新意识强烈、待人诚挚热情被同行称道。
他的水墨画作品,先是承继徐悲鸿、蒋兆和一系的写实路子,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注重刻画人物的身份和情态,造形真而似,风格质朴沉厚,代表作品是《机车大夫》。大约从70年代后期开始,卢沉感到写实水墨的局限性,认为模拟自然是一种新的桎梏,于是提倡向现代艺术借鉴,提倡水墨发展的多元化,重视画家的个性和自由创造;他自己的作品,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和探索。作于1990年的《清明》,用拓印等方法塑造人物和场面,达到了十分感人的效果,可作为他的探索成果的代表。
卢沉近两年的作品,更近于传统,画得更自如,也更能表现出他的水平和艺术气质。它们多取材于古、今人的普通生活,如出行、醉酒、休闲、对话、逗鸟、练气功;也有些取材于民间传说或文人趣事如“饮中八仙”、“米元章拜石”等,轻松有趣,洋溢着诙谐情调。
幽默是智慧和乐观精神的表现,具有幽默感的人是自信的、热爱生活的,有时还是思想犀利、目光敏锐的智者。卢沉喜欢画醉酒的人,有时是醉酒的文人,有时是醉酒的农夫;刻画他们酒后的蹒跚步履,异于常态的面容,认真而可笑的对话姿情。人们为什么觉得醉酒的人有趣?我想,大概因为醉后的人更多本真,天真。人的本真面貌能给人更多的亲近感。艺术家是以真诚面对世界的,他的艺术必须真,他只有在作品中表达真情真意,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醉态之可爱及其背后的意义,正在这里。
这批作品都以线造形,以线刻画人物形貌、表情、衣服以及相应的环境。线描是中国绘画最主要的传统之一,写意画尤强调用笔:力透纸背、一波三折、生熟感觉、节律变化和力的表现等。以书法的方法和根底作画,才能把笔线和用笔的这些特性充分传达出来。卢沉擅书,行草功夫最好,肌清神秀,朴茂遒媚,跟他淳厚、豁达、外朴内秀的个性气质颇为一致。他画人物的笔线,与这种书法风格相仿佛,浑厚、秀劲、和谐,不刻露外张,力是内敛的,适与人物的平朴善良特质契合。
卢沉描写古人诗意的作品,都把古诗写在画面上,诗意、书意、画意相得益彰。诗、书、画、印综合在一个画面上,是中国文人绘画的一大特点。近些年来,人们对这一传统多有责难,说“绘画就是绘画”,说“绘画性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并认为应当排除“文学性”、“叙述性”等等。这固然可以作为一家言或一种宗旨,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不纯粹”的绘画。不论东方、西方,向来就有各种综合性的艺术和综合性的绘画;西方现代艺术甚至已经完全打破门类的界限,实行材料综合、方法综合、功能综合。诗书画印综合的水墨画,有它不够纯粹的一面,但也有它合理、有力、不可替代的一面,保留和发展这种方式,是必要和有益的。卢沉作品中的诗与画,在意义上相互释读,书与画则在视觉形式上相互补充;如果将它们拆开来,各自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品欣赏。(附图片)
花下独酌(中国画)卢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