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张友生的“产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1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经营之道

  张友生的“产销术”
本报记者潘承凡
张友生出名了,他和他的厂子——广州福寿仙保健品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优秀企业家和明星企业。最令他难忘的是1994年4月28日,在美国,他从首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主席手里,接过了中国第一个获得世界金奖的儿童保健品小精灵菇王口服液的奖杯和证书。
张友生顶多算个商海新手。几年前,他是一位新闻宣传干部。办这个厂之前他还办过另外一个厂,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张友生不认为自己有多大的本事,他的两大名牌产品:福寿仙口服液和小精灵菇王口服液,都是第一军医大学的专家们开发研制的。他之所以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靠的是别人不轻易采用的停产制胜术。
办厂初期,他们的产品还未被市场接受,订单时有时无,生产不能稳定。张友生断然决定有订单就开工,没有订单就停工。停工停产白发工资,白白支付折旧和利息,看起来有损失而没有收益,但它的最大好处是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产品大量积压和宝贵的流动资金被占压,而且还能避免因产品积压过久导致的过期报废。办厂第一年企业就赢利20万元,第二年产品销路大开,产品供不应求。此时有人建议广办联营厂,张友生拒绝了,并将“以销定产”的产销方略颠倒为“以产定销”,能生产多少产品,就销售多少产品。
如今,张友生望着厂门前络绎不绝的客户,常常暗自庆幸,当年若不是采用“停产制胜术”,他可能会被无情的商海吞没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