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天鹅”招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2
第2版(经济)
专栏:

  “天鹅”招标
汝鸣何忠春杜科
“哼,看戏去。”招标一开始,很多“天鹅”人并不相信这会是真的。
1993年3月8日上午8点30分,当小型超宁静全功能微电脑控制的“KC—20A”天鹅牌空调器科研新项目,作为合肥天鹅空调器总公司首次招标项目,举行答辩会的时候,公司二楼会议室爆满的人群,大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会场的。
参加答辩的是一老一少。老者是公司高级工程师,技术纯熟,且熟悉对外协作工作,曾多次担任过科研课题组长。年少的叫马自群,是浙大制冷专业刚毕业的大学生、助理工程师。然而,人们万万想不到这匹“小马”居然以设计大胆合理、制冷理论分析透彻而一举中标。当负责招标的专家委员会当场宣布这一结果时,会场上立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马自群中标了。他带领优化组合的3人课题组,提前一个月高质量地完成了这项科研课题。生产出来的样机,噪音比标底、国家最先进的A级标准降低了一个分贝,能效比则比国家标准提高了0.35(W/W),当年实现利税120万元。次年8月,小马又被破格提拔为公司空调器研究所第一设计室主任。这件事叫那些原以为招标只不过是“赶时髦、走过场”的同志信服了。
昔日,计划经济的体制、军工企业的特殊性质,使人才济济的“天鹅”公司的科研课题一向戴着神秘的面纱。招标前,科研课题组长一直由公司直接任命,像马自群这样的小字辈根本无缘问津。如今,当这层面纱被改革的东风轻轻地揭去的时候,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公平竞争、施展才华的机遇和希望。
李耘,这个1988年由南航自动控制系毕业的高才生,来到“天鹅”公司后,“一时伸不开手脚”,一直不安心。他一面联系外调,一面报考研究生。是科研项目的招标承包留住了他的心。他放弃了已经到手的合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从参与公司首次招标的课题组起,两年多来他先后担任了5个课题组的电气负责人(每个课题组有制冷、电气两个负责人),除一项正在研究之中外,其余4项全部获得成功。其中,他和马自群承担的“KC—20A”天鹅牌空调器已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适用于油田的“天然气空调”为国内首创。李耘也因而成了“天鹅”人心目中的电气权威。
科研项目的招标承包像一块磁石,打算走的,不走了。已经飞走的孔雀又飞回来了。仅1994年就有4名外流的科研人员又回到了“天鹅”。连车间里的青年技工也兴起了科技热。试制工段27岁的技工徐春江自学成才,已被组合进了科研课题组,并已正式调进了马自群的第一设计室。
1993年夏季的一天,“天鹅”公司一纸中止“KFR—50GW”壁挂式空调器科研项目招标承包合同的通知,发到了承担此项任务的课题组。忙碌了半年有余的3名同志,由于超期两个月仍未能使样机达到招标书中的各项指标,被扣发了该科研课题原设定的全部奖金。这件事在“天鹅”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它告诉人们,中标,获得了科研权,并不等于科研项目的最后成功。公司规定:凡因课题组主观原因未能按期达标通过验收,每延误15天扣课题奖5%;延误60天,则中止合同,由公司另行组织招标。反之,凡按时通过课题验收,公司按原定奖金额给予奖励;凡提前通过验收,公司则给予增加20%至30%的奖励。
招标的新机制逼着科研人员抢时间钻业务,上水平。两年来,该公司23项科研新产品,100%达到国家标准,80%超过国家标准,部分产品还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科研项目招标承包的新机制,使“天鹅”展开了腾飞的翅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