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绿了山 肥了田 富了民——安徽科教兴农奔小康剪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03
第1版(要闻)
专栏:

  绿了山 肥了田 富了民
——安徽科教兴农奔小康剪影
本报记者刘杰
曾因邻里之争,发誓不理刘景轩的老犟筋刘怀长,去年春打工“砸锅”回村,竟悄悄弄点酒菜,让孩子叫来进了农民致富讲师团的刘景轩,求他暗授科学种田经,结果当年翻盖了瓦房,买了牛。
在安徽,记者裹着秋风,跑了七个地市十六个县区,无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还是淮北平原,随处可闻科教兴农新鲜事,可见科学种田丰收景。11月18日,记者回省城又接省统计部门通报:农业全面丰收,主要农副产品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3.2%,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千元以上。
老百姓说得好:科教如魔,上山山绿,入田田肥,用好这法宝,就能富民奔小康!
    用科技武装的农民是现代化农业的“长二捆”
刚到宁国县,就听说“抢土上山”的故事。原来,仙霞镇多年“吃”山乏术,“仙”气跑光。现在镇上办起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请浙江、山东和本省的农业专家传授早笋技术,使本来清明前后出土的“雷笋”,经覆盖增温栽培,提前到春节上市,价格增长10倍多。农民欢欣鼓舞,挖河土上山,栽竹育笋,一时“仙霞土贵”。如今,座座山岭,翠波团团,小楼点点,云蒸霞蔚,“仙”气复来。今年全镇村村可以达小康!
全国重点贫困县金寨,以前山多人多文化少,历届县委、政府治穷不忘治愚,先后创办30多所农业职业学校,全县13万农户,有11万户学会了蚕桑技术,桑园满山坡。县里茧丝绸工业随之兴起,成为一大经济支柱。县委书记张有德说:“‘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树’,我们叫了多年,但要高效快富,还得转变增长方式,少生孩子多育人,少栽杂树多育果林。”
据了解,金寨人口出生率已下降到13.5‰,森林覆盖率上升到64.1%,非文盲率达95.6%,获各类技术职称的农民有五六千人,除蚕桑茧丝绸外,又形成了板栗、银杏、山核桃开发系列。
可见,科教兴农,唯提高农民素质为要。采访途中,记者见到省委书记卢荣景,他常跑基层,对科教兴农有着特殊情感。他说:“农业要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的农民不行。用科学文化知识装备的农民,才是农业腾飞的‘长二捆’!”
然而,五年前的安徽,还是个文盲大省,500万文盲大军与现代化农民相距何等遥远!怎么办?一批致力于陶行知研究的安徽人,开始探寻农科教之路。当第一所农村职业中学在休宁县深山里诞生时,卢荣景在这里召开了全省性的科教兴农座谈会。他拿陶行知的话激励大家:“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了促进的媒介”、“要教人生利”;“叫荒山成材,叫瘠地长五谷”,就得“农业与科技携手”!
正是凭着这股不甘落后的拚劲,全省五年扫盲320多万人,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7%。全省90%的乡镇办起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创办农村职中200多所,在校生10万多,这些人再不是上不了学拿不到证才当农民,而是读了书拿了证才进农门。全省还多层次开展新技术成果和实用技术培训,受益农户达600多万,新技术使用面积已达90%,产生经济效益50多亿元。“长二捆”正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
科技加服务,是农民致富的“登天梯”
把牛“吹”到总理面前的阜阳人,科学养牛可不是一天的功夫了。这个人口1300多万的全国第一大地区,靠抓黄牛改良、秸秆开发、疫病防治的技术组装、配套服务,达到了粮多、草多、牛多、肥多、有机质多,真正是地力壮,五谷丰。
地区农牧渔业局副局长程东阳告诉记者,为了发展黄牛生产,全区从地区黄牛改良中心,到县市改良站、乡镇冷配点,三级网络,配套成龙;疫病防治,分片承包;饲料配置,分级把关,统一购进青贮、氨化秸秆饲料加工机械,构建了25万个共50多万立方米的青贮、氨化池。全区各地还办牛市,上屠宰,搞加工,指导农民用牛粪生产鲜菇。这种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刺激了农民养牛积极性。到头来,黄牛越卖越多,越宰越旺,今年饲养量为400多万头,人均养牛收入300多元。
在阜阳任过多年地委书记的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昭耀,谈起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有独钟:“农业要向规模集约化发展,就得强化服务,‘长二捆’离不开‘助推器’呀!”
安徽在“大包干”后不几年,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滁州市率先探索解决一家一户不能办、办不了、办不好的事的新途径,供销、粮油、食品几大国营公司搭桥织网活流通,专业农协等民间服务组织各施才能,70多条“公司+农户”的“龙形经济链”活跃四方,流通、市场、基地相互促动,全市逐步形成了近百个区域性商品基地,其中万亩以上规模的20个。
“三师上阵”,也是安徽以送科技上门、促科教兴农的一招妙棋。全省8900多名高、中、初级农艺师,走出办公室,上山下乡,科技承包,点燃起7800多处高产示范的星星之火。一年下来,1174万亩的示范单产,以高于平均水平50公斤的成绩,证明了科技威力。
在海拔1150米的霍山县青枫岭村,记者见到了“三师上阵”的新业绩:高级农艺师江席胜,带着良种、精肥和技术进山,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实施县里的“温饱工程”,使原来“青枫岭上常‘青封’(稻秧青而不出穗),十年栽禾九年空”的高寒冷浸田大创奇迹:单产由百把公斤猛增到四五百公斤。祖祖辈辈背木材下山,挑粮食上岭的山里人,终于扔掉了扁担,吃上了自种的优质米,还有余粮养牛喂猪,有精力兴果育林。
“真抓科技,比抓什么都可靠”
一握住他们粗大有力的手,记者的心就猛地热起来:这两位淮北汉子,保准是干农业的好手!
乡长宋振风笑吟吟地说:“不鼓捣农业弄啥?咱邵营乡处在老河套里,招不来商,引不了资,只有土坷垃里刨金子!”党委书记刘克良接口道:“俺给你算算,就能明白,真抓科技,比抓什么都可靠!”
两人去年跑到省城,请专家,搞论证,整出了个多熟高效农业模式:麦套豌豆和菜,接茬棉花加花生,一年4熟。书记、乡长全铆上了地墒沟,抓技术培训,整地打畦,育苗移栽,配方施肥,统防统治,脸晒得紫铜似的。秋后一算帐,一个惊喜:2.1万亩的“双千元田”成功了,总产值4795.66万元,比上年全乡6万亩产值还高一大截。全乡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明年要扩大到4万亩呢!
科教兴农更贵在领导谋略和实干精神,这在安徽已形成共识。去年全省在动员一切力量,加大农业投入的同时,又注重科技进步,全方位实施小麦、油菜、棉花高产优质攻关,水稻旱育稀植和黄牛系列开发五项农业牵动性科技项目,从省到地市县乡村,一呼百应。界首市瞄准“吨粮田”,良种良法,一统到底,产量全省夺魁;灵璧县领导和农技干部绑在一块攻高产,小麦平均单产“破天荒”跃过300公斤。据统计,通过高产攻关,今年午季小麦、油菜两项就增加产值17亿元。水稻旱育稀植面积从几十万亩发展到700万亩,一项技术增粮2亿多公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