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蓼兰又兴土杂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3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蓼兰又兴土杂肥
张建东宋学春
三月二十八日,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的田野上,小四轮拖拉机、地排车咬着尾巴把一车车乌黑的土杂肥运往田间。农民们一边卸车,一边撒肥,随后起垄包肥,呈现出一派大闹土杂肥的场面。
在胜利村村南地头,陪同记者采访的蓼兰镇镇长窦宗君风趣地说:“不是讲,庄稼是朵花,全靠粪当家吗?”他说,蓼兰镇耕地面积七点八万亩,一九九三年就实现了吨粮镇。当地农民一直把农家肥作为粮食增产增收的当家肥。农家肥既能缓解化肥不足的矛盾,又能培肥地力,增强土地的后劲。
这几年,蓼兰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地多、粮多、草多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全镇生猪存栏和大牲畜存栏分别近两万头,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积攒了大量优质的土杂肥,使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窦镇长指了指田间一堆堆、一行行、一片片的土肥说,今春全镇五万亩玉米、花生、大豆等春季作物平均亩施土肥二十车以上,为力争今年农业丰收打好了基础。
说着,我们来到南张家丘村,一进村便遇见了村委会主任李培堂。窦镇长介绍说,李培堂就是生产土肥的专业户。原来,李培堂养猪出了名。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他就把一百八十平方米大的院子当成了养猪场,每年出栏肥猪都在二十头以上,去年养了四十头。猪多了,肥多了,六亩责任田里光土肥就覆盖个遍,因此买化肥的钱花不了几个。我们正交谈着,几辆满载土肥的小四轮从身边驶过,李主任说:“土肥在我们这里热起来了,家家户户把土肥当了宝。”这个一百四十三户的小村,每年出栏肥猪七百多头,肉食鸡二万只,饲养蛋鸡将近一万只,每亩地土肥达到四十多车,去年小麦和玉米单产分别为六百公斤和六百五十公斤,农民人均收入一千九百九十元。今年,他们村又建了千头猪场。农家肥使土地更肥沃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