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废纸三千”说米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09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废纸三千”说米市
焦峰为胜
无为县城西北隅有一墨池,池中有一古亭,名曰投砚亭。相传,宋代书画大家米芾贬官无为时,择荒田而掘池建亭,理政之余则吟诗作画其中,因厌蛙声连绵不绝,便书“止”字于纸裹砚投之,蛙声遂噤而池水变黑。米芾为官清正,博学多才,该县后世仰其名学书习画者众多,当代国画家米市就是一位。
米市1948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6岁开始画画,9岁随画家马贞学画。他天资聪颖,悟性高,11岁就因善画而小有名气。史无前例的“文革”旋风,把他卷到一个贫穷落后、交通闭塞的小村庄,沉重的体力劳动、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阻止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劳动之余,他常看山看云看树,看远山万马奔腾之气势,看近山山石纹理之结构,看云气飘渺无状的神韵,看杂树高下欹斜的姿态,看树枝相交错落的情趣,奠定了从自然中寻求美的坚实基础。
为了师法自然,他攀黄山登南岳游桂林,西入华岳,北上长城,大大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他的山水立意深新,笔墨凝练,风格朴实,气势雄阔。观其作品,浓淡虚实,不雕不琢,在继承传统的法度严谨、深邃致远的基础上,糅合大自然的情趣,大胆创新,不拘常法,纵放简墨也表现物象,从而达到了“多烟云掩映”的艺术境界。林散之说:“米市山水,尽得风流。”天津美院教授、画家夏明远称其作品:“古朴清新,惊世骇俗。”
虽然米市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仍勤恳笔耕,不以攀枝折桂为荣,不以寒窗苦度为苦,常以“废纸三千”来否定自己。他告诉笔者,一个艺术家要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地认识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