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电影艺术100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6
第7版(国际)
专栏:连载

  电影艺术100年
郑园园
五、百年诞辰之际的忧思
电影诞生百年,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百年。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片到彩色片,宽银幕、环幕、立体电影……品种繁多;从艺术角度上说,侦探片,歌舞片,西部片,历史片,科幻片等等,琳琅满目。这些都是人类进步和进取精神的见证。世界各国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电影艺术家。有着深厚历史与文学传统的俄罗斯和前苏联向人类贡献了一批根据名著改编的影片,名导演爱森斯坦为电影史留下了永恒的《战舰波将金号》,这部片子把蒙太奇技术发挥到了极致。电影大国印度也拍摄了一批本土特色浓郁的影片,如1950年拍摄的《流浪者》、《两亩地》曾在观众心中产生过强烈的共鸣。我国的电影业起步很早,1905年,我国电影工作者就在北京拍摄了第一部电影——戏曲短片《定军山》,因此,今年也是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纪念。1922年,中国第一家电影公司——明星影片公司成立。在左翼文化运动的旗帜下,一大批表现时代、反映人民心声的影片在观众心中留下了长久的回忆。
但是,在电影百岁生日之际,电影界的气氛是忧虑多于喜庆。第一个忧虑是电影遗产濒临灭绝的危险。影片的保存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有技术方面的原因,加之过分频繁多的放映,都可能使胶片寿命缩短而导致完全的毁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指出,50年代前用经硝酸银处理的片基拍的影片3/4已经彻底毁坏了,50年代后用经硝酸盐处理的片基拍的影片,在醋酸综合症的作用下,也有60%的胶片受严重腐蚀,图像有可能完全消失。为此,教科文组织把纪念活动主题定为拯救电影遗产,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号召各国采取相应的司法、行政、财政措施,呼吁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公共机构与私人基金会协同努力,拯救人类共同的遗产。
第二个忧虑是电影的前程,它能战胜电视的挑战吗?电影迈进第二个百年后,还能保持第一个百年那样的辉煌吗?电影院和电视机在争夺观众,从目前的情况看,电影占下风。据法国的统计,去年,法国电影观众又减少了100万。在自家的客厅通过电视屏幕观赏电影或电视片,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消遣方式。另外,由于摄制技术的进步,在摄影棚里拍摄的电视剧,场景同样也很壮观,可以与电影一争长短。不少导演在叹息:“电视片发展到何处才是头?”这是电影界惶恐的心情的流露。
但是,更多的人还是强调电影工作者应该有所作为,一方面可与电视工作者携手合作,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电影的优势,尝试“大投资、大制作、高回收”的办法,拍出更深刻、更广泛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电影巨片,这也许是战胜电视的根本途径。(全文完)
(附图片)
为了迎接电视的挑战,电影技术进一步发展。图为1953年美国观众在观看新发明的立体电影的情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