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农业大县如何上新台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7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农业大县如何上新台阶
王心云马明业
安徽省太和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90%以上,由于注重农业基础建设,我们在1993年超历史水平的基础上,1994年又上一个新台阶,财政收入突破7600万元大关。进入1995年以来,我们认准一个方向:夯实农业基础,过去是“穷”在水上,我们要实现“富”在灌上,争取农业经济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改革17年来,我们已实现了两个飞跃,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几十元增加到现在的五六百元,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23.5万吨增加到现在的61万吨,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百万农民浩浩荡荡向小康目标进军的征途中,各种旧观念的羁绊作用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因此,要确保农村经济实现第二次飞跃,就必须加强对广大农村干群的教育,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市场经济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首先要继续抓好粮食生产这个事关全局的大事。我县是全国50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在粮棉生产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搞好粮棉生产,是我县义不容辞的任务。从更大的意义上讲,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保国家长治久安战略决策的大事。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左右摇摆,更不能因为暂时的利益而放弃粮食生产。从目前的情况看,粮食生产的有利因素较多:一是1993年我国粮食市场放开后,粮食的自身价值正在通过市场的调节逐步得到体现;二是去年南方部分地区缺粮,加之其它因素,致使粮价居高不下;三是国家为了缩小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去年对部分粮价进行调整。随着“谷贱伤农”问题的解决,将大大激发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宣传和引导,用市场经济指导农民种粮种棉,用政策教育农民种好粮棉。对于上级下达的粮棉种植计划,我们千方百计给予保证。
其次,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前提下,要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主要途径是抓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从近几年的实践看,种植药材、薄荷、烟叶、蔬菜等经济作物,比种粮食作物经济效益要高。一亩烟叶可以收入600—1000元。一亩大棚蔬菜可以收入2000—4000元,相当多的农民对种植经济作物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形成了一股调整种植业结构的热潮。我们注意保护好农民的这种积极性,并给予正确的引导,积极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当前农民从事生产、选择职业,主要是依据自身的利益来决定,而很少愿意接受长官意志的支配。因此,在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上,各乡镇党委、政府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当然,这种尊重不等于放任自流,更不是不要引导。要促使农民围绕市场搞生产,发展优质农产品,什么合算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
再次,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关键是提高农村二、三产业的比重,实现的手段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这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从温饱走向小康的重要途径。发展乡镇企业,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个模式。要坚持“三看三不看”。即在所有制上,不看比例看发展,坚持国家、集体、个体、股份制几个轮子一齐转,哪个转得快,就让哪个转。在调整结构上,不看产业看市场,农、工、商、运、建、服多种产业一齐上,能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有市场就上什么;在发展速度上,不看产值看效益,只要效益好,有市场,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
总之,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必须坚持开发商品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一起抓,使工农二大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根本性措施。90年代我们将主要依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这个优势,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总的调整方向是,在农村三次产业中,努力提高二、三产业比重,大力发展“立体农业”,使农业真正高产、优质、高效。
(作者为中共安徽太和县委书记、县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