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再造河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7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再造河套
任亚平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在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如何使河套地区再展雄姿,实施“再造一个河套”工程,即以产业化经营为原则,大规模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重大举措。此举提出后,即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李鹏总理在内蒙古视察时曾提出,“再造一个河套”,不仅是内蒙古的需要,也是国家建设大西北的需要,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与我国众多沿黄地区一样,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境内800里河套平原为我国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整个套区拥有耕地500万亩,待开发土地620万亩,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且地势坦阔,土质丰腴,气候适宜,得黄河灌溉之益,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去年,这一地区生产粮食123万吨,油料25万吨,甜菜95万吨,已成为我国大西北地区重要的粮油糖主产地。
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主的“再造河套”工程,旨在构造河套经济新框架,即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开发现有资源,实现河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农业总产值、粮油糖商品量、肉蛋商品量、农民人均收入五个翻一番。据初步分析,新的开发项目建成后,仅种植业一项净效益总额可达2.4亿元,农副产品加工总产值2.35亿元,利税5100多万元,项目区人均占有粮达1337公斤,提供商品粮11万吨(主要是优质小麦),油料4万吨,甜菜10万吨,农民人均收入1176元。
“再造河套”,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将有力地拉动这一地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经济突飞猛进发展。
“再造河套”工程,必须按照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运作。无论是广度开发还是深度开发均以产业化经营为原则,把产供销、种养加、科工贸紧密结合起来。境内乌兰布和沙区已开发的20万亩项目区内,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粮油糖总量较开发前平均增长80%左右,牲畜头数、肉类总量增长30%,森林覆被率达18%,人均收入由539元增长到1050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再造河套”需立足河套。以粮、油、糖为主导产业,在地方工业中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目前,粮、糖、油加工企业已成为“再造河套”的骨干龙头企业。巴彦淖尔盟恒丰食品工业集团公司是这一地区粮油加工的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技改现已形成日处理小麦550吨、油料8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远销日本、蒙古、独联体以及国内的20个省市自治区。主导产业的确定,龙头企业的建设,使再造河套开发效益显著提高。目前,当地农民80%的收入来自主导产业,工业企业60%的产值来自龙头骨干企业。“再造河套”,还必须发展区域经济,形成专业化生产格局。河套地区相对内地来讲地域广阔,资源条件、生产优势各异。近年来,在开发建设中,提出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名品经济开发战略,取得明显成效。黄河北岸的磴口县围绕瓜(河套密瓜)果(河套苹果梨系列水果)花(啤酒花)草(甘草)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域。目前,这些产品均已走出河套,进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再造河套”工程的实践,成功地解决了农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种植面积、粮食生产总量稳定增长。河套地区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提出了“稳一块,活一块”的指导方针。把每年新增土地用于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粮食总量的增长是在原有耕地面积上挖掘潜力。这些年来,河套地区粮食总量每年以0.75亿公斤的速度增长。二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开发建设后劲。“再造河套”注重发展效益农业,一方面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千元田,向土地要效益;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加工增值量,向深精加工要效益。近年来,河套地区农民收入每年以100元的速度增长,农民在“再造河套”建设中积极性空前高涨。三是综合开发、集约化经营效果显著。再造河套起始,河套地区就把农林牧、种养加、科工贸结合起来,搞立体型综合开发,发展“两高一优”。新开发土地不是简单的分到一家一户,而是着力扶持和兴办一些集体和家庭农场,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坚持走集约化道路,目前,河套地区已建成了大面积的吨粮田,部分土地取得每亩2000—3000元的好效益。
(作者为中共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盟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