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念一念《新三字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7
第12版(书评)
专栏:

  念一念《新三字经》
彭匈
《新三字经》好。一遍念下来,几句杜诗自然而然涌上心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开头一句,就令人击节称妙。“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客观公正,入情入理。这叫人一下子就想起旧《三字经》那个大有争议的开头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中国历史上,“性善”、“性恶”的争论,不知占去多少篇幅。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仁、义、礼、智、信等天赋道德意识与生俱来,人的本性中具有“良知”、“良能”。而荀子主张“性恶”,认为“其善者伪也”,要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可以为善。后来的学者加入进去,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使这场“争论”延续了两千多年。对此《新三字经》强调后天的教育,翻出新意。
旧瓶装新酒,这是中国人很善于用的老办法。《新三字经》继承了旧《三字经》的框架结构,并对人们熟知的、仍有生命力的句子,作了适当的保留和恰到好处的改动。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尤其是将原来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改为“养不教,亲之过,教不学,儿之错”,改得好。本来,养而不教,确是一大罪过,“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但是,把这罪过一古脑儿算在当父亲的头上,也就有失公允。当母亲的就没有份?只须煎好荷包蛋就算完事?改动一个字,这桩经历了数百年的“冤案”便有了个公正的结论。我想,这不仅男同胞释然,女同胞也不会有意见的。毕竟亲人们都来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来做教育孩子的工作,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责任问题解决之后,孩子不肯学,怪谁?怪“师之惰”?懒惰的教师固然也有,但只是少数。这样的孩子的家长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同一个老师教育,别的孩子能做到专心致志,你的孩子却“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檄而射之”,能怪老师偷懒吗?所以,还是“教不学,儿之错”,从主观方面去找原因比强调客观对孩子的进步更有利。作为孩子,则应做到“亲有教,儿恭听,做错事,即改正。”反过来,家长也不可能一贯正确,也会有缺点错误。这时,做晚辈的该怎么办,这历来是个棘手的问题。《新三字经》教你,“亲有过,谏其改”,方式方法上要做到“情意切,语和蔼”。从头到尾就体现了一种全面的、完整的思想方法,作为少年儿童的启蒙经典,这一点尤为重要,尤可宝贵。
旧《三字经》自宋以来,流传800余年,得益于它的文采。《新三字经》在这一点上狠下了一番功夫,在遣词、炼字、押韵、对仗、比喻、排比等方面,都有独到闪光之处。如:“家爱我,我爱家,推此心,爱中华”,“老庄起,墨韩兴,曰百家,各争鸣”等,读来朗朗上口。
《新三字经》共1272个字,念一遍,十余分钟即可,然而深入探究,细细玩味,却发现它内容广博,寓意深邃。政治、军事、历史、地理、科技、文艺、道德、人物、林林总总,给人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感。据介绍,为了编好这1272个字,十余位专家、学者、教授、高级教师反复推敲,十易其稿,历时一年乃成。有时为了一个字,广泛征求、极尽切磋。如“家务事,乐担承,洗碗筷,扫门庭”中的“乐担承”,原为“要担承”,改一字,变被动为主动,精神毕现。
诸多高级专家会诊“小儿科”,这将在中国出版史上留下一段佳话。一条爱祖国、爱人民、敬师长、树情操的红线将维系住亿万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们的心,这在亟须精神支柱的当今社会,更是功不可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