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来自塔克拉玛干的报告——“死亡之海”草长莺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来自塔克拉玛干的报告
——“死亡之海”草长莺飞
本报北京4月7日讯记者杨健报道:每当雨季来临,天山山畔浮云袅袅,随季节而变化的内陆河中鱼翔浅底;沙漠腹地里残留着暴雨过后的水迹,水域附近植被茂密,落叶阔叶林绿意盎然;进入冬季,成群的候鸟在沙漠南沿的水源地集中越冬,而野骆驼、鹅喉羚等大型兽类则向沙漠外沿反迁……在今天举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成果鉴定会”上,随着专家的讲解,在人们的心目中,曾被称作“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近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缀上了一团团生命的色彩。
在我国权威的《辞海》中,塔克拉玛干被称为“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但是从1987年起,上百名科研人员开始大规模涉足这一“死亡之海”,经过数年综合科学考察,人们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这里是一片干旱无水之地,但考察结果表明,在沙漠腹地22.5万平方公里的沙层之下,蕴藏着8.16万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塔南平原可开采的地下水竟有30亿立方米;沙漠腹地的年降水量远高于过去“低于10毫米”的推测,达20—80毫米。
在这片所谓“生命禁区”里,生物种群也并不缺乏。在这里发现的73种植物、277种脊椎动物和众多沙漠微生物,已成为研究沙漠环境变迁的重要依据。
每到洪水季节,河床强烈摆动,河水漫溢,使干燥的沙漠中出现众多“湿岛”,沙漠边缘和河流两岸植被茂密,形成了连绵不断的走廊状荒漠河岸植被群。野骆驼、白鹳、新疆大头鱼等数十种珍稀动物在这一地区出没,给茫茫沙海带来一派生机。
科学家们预测,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下世纪该区域内气温将明显增高,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随之增加,河湖沿岸及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的小气候会有所改善,绿洲面积将会扩大。但人类开采油气在河流中下游造成的用水矛盾也将更为突出。合理调节和解决这一矛盾,是事关稳定绿洲和油气开发的关键,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