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这里的赛场静悄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8
第8版(体育)
专栏:体坛絮语

  这里的赛场静悄悄
汪大昭
春暖花开,体育竞赛渐入旺季。北京西郊的首都体育馆里,为期三天的全国花样滑冰冠军赛静静地开始,静静地落幕;东郊的地坛体育馆里正在进行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巾帼力士们面对的是沉甸甸的杠铃和空荡荡的看台;北郊的奥林匹克中心里有亚洲羽毛球锦标赛,总算有些许观众。
赛场冷清的现象不光在北京。上月底,著名女子撑杆跳高选手孙彩云刷新世界纪录时,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敞着门,仍然未能吸引观众“免费参观”。
说来,这还都是中国体育的强项,而且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选手出场。没有掌声,没有喝彩,不知场上的选手们作何感想。
中国体育界向来注重办赛的社会效益。近年来又懂得还要兼顾经济效益,选择赛址和承办者大多通过招标确定。即便如此,赛事仍不是包出去就拉倒,该想该做的事情还很多。就说女子举重,去年在江苏张家港举行的全国比赛,几千人的看台都坐满了,上百元的门票也有人买,热闹得很。
办比赛总归是少数人比、多数人看才好。没有观众到场,没有新闻报道,比赛无异于内部训练,不过多了几个裁判而已。
观赏比赛是人们文化生活的内容之一,吸引更多人观看应是比赛组织者和赞助商非常看重的事。中国的地方那么大,看不到高水平赛事的中小城镇多着呢。何必冷落了别处的观众,又冷清了这里的赛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