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常回故乡来——访执教印尼队的汤仙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8
第8版(体育)
专栏:

  常回故乡来
——访执教印尼队的汤仙虎
本报记者任建民
53岁的汤仙虎坐在场边,鸭舌帽下一双犀利的眼睛盯着场上弟子泽琳/伊莉莎与韩国选手的争夺,不时地在本子上记下点什么。
18岁的汤仙虎告别双亲、离开印尼时,已是位列前8名的印尼国手。他到了福建省队,当时的教练就是现任中国羽协主席王文教。1971年初组国家队,汤仙虎来到北京。他是中国羽坛“出成绩的第一代人”,出访丹麦打败了连续五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冠军克普斯,15∶0、15∶2,比分悬殊轰动世界羽坛。1978年,汤仙虎留队任教,后来获准出国探亲。
1987年初,汤仙虎进入印尼国家队任教,魏仁芳、阿迪、佐戈、陈峄等名将均曾师从于汤仙虎。提起羽毛球的“海外兵团”,汤仙虎说有“很多”,在泰国有10多人,新加坡有8人。在马来西亚的杨阳刚改做生意了,韩健则办了一所羽毛球学校,陈昌杰还留在马来西亚国家队。目前印尼队还有梁秋霞。
汤仙虎认为,中国高水平选手的对外交流对世界羽毛球有很大促进。他说自己在印尼是“找饭吃”,在海外的中国选手也都是为了生活,不应该受到责怪。国外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也会促使中国提高技术水平,因为他们构成了对中国队的威胁。“从这一对就看得出来”,他指一指泽琳/伊莉莎说,“论实力,还是中国的葛菲/顾俊最强,但泽琳/伊莉莎此次也有夺冠的希望”。
除了这一点,对于中国队,他与临时执教泰国队的原国手熊国宝的看法大致相同。他说:“训练情况我不了解,但选手的拚劲不够。对一名球员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精神支柱”。
至于提高队员的薪金,他认为印尼优秀选手的收入在国内也只能算中等,关键是有好胜心。
汤仙虎现在和夫人卢青及3岁的儿子、1岁的女儿生活在印尼,上面还有74岁的母亲、83岁的父亲。他说:“除了随队打比赛,我自己也常回来看看亲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