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咬定青山宁都复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8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神州一县

  咬定青山宁都复宁
余清楚苏传珍
宁都,是孙中山先生的祖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场“宁都暴动”使其闻名。
历史回眸:幽宁之都大失血
历史上,这里山川灵秀,人文蔚萃,曾被誉为“幽宁之都”。然而,80年代初,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83.66万亩,占全县山地面积的42.7%,比50年代初扩大66%以上。昔日清澈奔涌的梅江河,河床每年升高7厘米,曾顺江挂帆远航的船队,因河道淤塞和航道缩短而“有家归不得”。位于东山坝乡的梅江河上游水位已超过地面4米,变成“地上河”,有5个村庄因河水上溢而离乡背井。
一位英国水土保持专家惊呼其为“红色沙漠”。更有人称水土流失严重的兴国和宁都两县为“兴国不兴,宁都难宁!”一位曾在宁都的丛林中打过游击的老红军故地重游时,感慨道:“要是当年像这样光秃秃的山,哪能跟敌人打仗?”
痛定思痛:咬定青山不回头
明晰了“穷”根所在,便是看到了希望。他们认定,要像当年闹革命一样,横下一条心治山治穷。
一股强劲的绿潮在红土地上涌动。被人们称为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参谋部、后勤部”的县林业部门,更是深感责任重大,一马当先。县林业局长廖庆祥告诉我们,一些老林业科技人员为了勘探、测量、绘图,搞好治理水土流失和绿化荒山的规划,冒严寒,斗酷暑,没日没夜地在大山里奔波。
跟着县委书记张声炜,我们来到宁都南面庵东脑主峰上。举目四眺,当年红壤冒烟,一毛不存的“红色沙漠”,如今几十万亩绿油油、齐刷刷的湿地松,一望无际,涛声不绝于耳,蔚为壮观。以“绿了山头,白了少年头”自嘲的张书记向我们讲述了这些年宁都人民“不灭荒山不回头”的动人故事。
赖村乡,是宁都县头号穷乡和荒山乡。县委、县政府决定“打蛇打七寸”,绿化赖村乡,示范全县。1989年冬,北风怒号,天寒地冻。张声炜亲自挂帅,带着1.6万劳力呼拉拉上了荒山。整地,打穴,植树,整整苦干了15天。5700亩山地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县里林业部门及时总结了赖村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连片开发、规模造林的经验,向全县推广。
在宁都县,无论走到哪一个地方,我们都可以听到许许多多关于“消灭荒山,绿化宁都”的事迹。在莲子村,乡亲们介绍说,村党支部书记宋桂生母亲病故时,他还在山上挖坑植树。本应斋沐7天,可他仅用1个上午安葬了母亲,又匆匆上山去了。山坑村农民宋事秆,第二天儿子要娶媳妇,女儿又要出嫁,就在这“双喜临门”的头一天,他带着全家在山上先营造“双喜林”。武朝村的连育秧双目失明,不听劝阻,硬是扶着家人的肩膀上山挖穴。10多年来,全县每年20万劳力上山,翻填土方高达5000多万立方米,全县共造林252.47万亩,平均每个劳力造林5.3亩。今年初,宁都人民绿在山上,笑在脸上,顺利通过了江西省“灭荒造林”的验收。
免蹈覆辙:人人都是守护神
“年年造林不见林”是个老问题,如何使封山育林与改燃节能这一矛盾统一起来,宁都县找到一条“山上堵,山下疏”的好路子。
几十万农民要烧柴,封山,不是易事。要实现以煤代柴,就得改灶、拆灶。要求农民改灶拆灶,真是难上难。县委、县政府一声令下,从领导做起,从干部家拆起。全县推广节柴灶近10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90%以上。全县一年节约木材22万余立方米。
“釜底抽薪”的同时,宁都县把主要精力放在封山育林上。全县建立了一支1913名专职人员组成的护林纵队,林业局长出身的县长甘盛增自告奋勇兼任了纵队队长。执法严明的三级护林网犹如一只坚实牢固的发网,笼卫着绵长的300万亩绿色画屏。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放眼这块革命老区的红色土地,已是万山竞秀,万木争荣。林业局长廖庆祥欣喜地介绍说,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超过60%,活立林蓄积量已达650多万立方米,农民人均收入也由1988年的396元增长到今天的1067元。宁都成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