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爱的最高境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9
第1版(要闻)
专栏:

  爱的最高境界
本报评论员
似乎很难以常情理解孔繁森同志作出的选择:他不能尽孝于高龄老母,却把棉鞋、毛衣送给藏族的“阿妈拉”;他不能眷顾于妻子儿女,却收养了两名藏族孤儿,用自己卖血的钱来改善孩子的生活……然而这并不奇怪。因为,他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对人生有更高的境界。
孔繁森说过:“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对孔繁森来说,这种境界,这种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个漂亮的辞令,而是一种深沉的感情,一种备尝艰辛的实践。他可以不去收养两位藏族孤儿,可以不去自己挨冻而把毛衣送给“阿妈拉”,更可以不卖自己的鲜血养育别人的孩子……这并不是他份内的事情,然而他却真诚投入地做了。这是一位共产党员无私的道义感和一位人民公仆崇高的使命感所使然。“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孔繁森的所作所为,是愿以苍生利益为己任的崇高境界合乎逻辑的展开。
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他们的品德、情操总是相同或相似的。虽然孔繁森和过去的一些党的优秀领导干部典型,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特色不同,但是有一点似乎完全一致,那就是,对人民的深情挚爱。
看一个领导干部是不是合格、优秀,可以有多条标准,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看他干的事能不能让群众拥护,能不能让群众赞成,能不能让群众满意,能不能让群众高兴。也就是说,能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是和人民群众保持着鱼水相依的关系。这是一块试金石。古往今来,老百姓正是用这块试金石衡量官员谁个优、谁个劣。人们赞扬孔繁森:“抚孤恤贫,爱民胜父”。这是对孔繁森的最高褒奖。
为人民谋幸福,待人民如父母,这是共产党人的高贵品格,也是一个合格的人民公仆应尽的职责。学习孔繁森,就是应当学习他的这种高贵品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