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自主开发重在创新——记武钢一米七热连轧技改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9
第1版(要闻)
专栏:

  自主开发重在创新
——记武钢一米七热连轧技改之路
丰风
编者的话
武钢一米七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经过自主开发更新改造,从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们的成功,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只有走上技术进步的道路,不断地开发新技术、用新技术武装自己,才能有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1994年,钢产量达到9153万吨,比“七五”初的年产5000万吨增长了八成多,成为世界第二大产钢国。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各种消耗指标较高,劳动生产率低,导致产品质量差,成本高,缺乏竞争力。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的任务相当繁重艰巨。路如何走?积极、有效、合理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一方面,而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自己的先进技术,更具有战略意义。武钢一米七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更新改造,走出引进——消化——创新(国产化)之路,就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坐落在长江青山之畔的武汉钢铁公司,再次奏响了新的乐章:一米七热连轧生产线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改造最近通过国家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
这套新系统的制成,结束了我国热连轧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应用软件开发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实现冶金工业现代化的道路。
这套由我国科技人员自己设计软件与引进硬件配套的系统,与全部引进相比,节约人民币2780万元,系统改造不停产,增创效益1.63亿元;新系统使热轧厂的年生产能力从302万吨提高到410万吨,去年热轧厂多创经济效益8111万元;产品的厚度、宽度、合格率等质量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武钢一米七热连轧技改成功,引起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立足于国内自主开发的这套大型复杂的计算机系统,系国内首创,从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经验很有推广价值。
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技改道路
70年代初期武钢引进一米七轧机全套技术,开我国冶金工业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之先河,实现了大型冶金热连轧自动化技术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折,缩短了我国与国际钢铁生产技术水平20年的差距!
一米七热连轧1978年投产,到了80年代后期,其潜在危机日益显露。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力满足不了轧机生产能力的扩大,控制反应迟钝,硬件故障率上升,而原来提供这套技术的外国公司自1985年后已不生产其备品备件了。一米七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改造提到了议事日程。
如何改?全部引进,技术上保险系数大,风险小。但是外国人的要价高。当时有人算过一笔帐:国际上的吨钢投资1150美元,上一个千万吨级的钢铁厂就得115亿美元。若是技术装备全靠买,投资和外汇用额相当可观,这样的引进,不符合我们的国情。
武钢的决策者们分析了这些情况和自己的力量。搞这个项目,当时在国际市场上软硬件价格比约为5∶1,硬件买国外的,软件自己开发,经济上合算。经过多年的生产实际探索,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仅透彻地掌握了引进系统,而且根据生产的要求,在技术、工艺上对该系统进行了大量修正改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自主开发软件的实力。构思整个系统框架,搞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程序功能、信息来龙去脉、左右前后关联,虽错综复杂,但都被他们化作缜密的设计蓝图。他们认为,在工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搞现代化,一开始买人家的技术,“借鸡下蛋”是必要的。之后,就应在有了“样板”的基础上,致力于消化和创新,开发出“中华牌”的新技术。武钢一米七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更新改造的方针是:“国外引进通用硬件,国内自主开发系统设计、软件设计”,走有选择地引进,立足自力更生的企业技术改造道路。
几条基本经验
回眸武钢一米七计算机控制系统更新改造的过程,有几条可兹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借鉴的基本经验。
第一,技术改造要“高起点”——瞄准国际先进水平。
来到武钢热轧厂,一派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壮观气势:一公里长的生产现场,板坯经粗轧、精轧,再卷曲成一人多高、十几吨重的钢板卷,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运行、产品质量保证全由计算机控制,工人、技术人员都在操作室或计算机室观“线”瞭“阵”。像这种大型热连轧自动控制技术,不仅集计算机、仪表、传动等高技术于一体,而且还带有很强的工程特征。武钢敢于涉足于这样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看重的正是这项技术是当今国际上冶金现代化水平的一个最具普遍性、代表性的前沿技术。瞄准它,攻克它,即意味着中国冶金技术的一次革命,意味着赶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世界级水平,意味着企业由以往劳动密集型生产向技术密集型生产的转变。
第二,技术改造的基点是自力更生。
按照国际惯例,热连轧控制系统改造都得停产进行,时间为数月至半年。即便是一些技术先进的国家,这种改造也要分段停产,一搞就是几年。而武钢的要求是不停产搞改造。这使得当时参加项目招标的日、美、德几家颇具实力的公司望而却步,视其为“天方夜谭”。其实武钢作这样的选择是反映了企业技改中绕不开的实际难题:负荷生产任务的企业,不容许打乱生产秩序,利润损失不起。像武钢热轧厂,停产一个月就要损失近两个亿的利税。然而,这个难关险隘被中国人发明的“双重化”技术所征服,即所谓新老计算机系统并行和输出切换技术,它能使新计算机系统在带负荷运行的状态下,进行调试,而又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1992年5月28日,武钢成功地完成了新系统的热负荷试车,6块钢坯一次通板成功。总共只用了110个小时,完成了系统调试,创造了不停产改造的奇迹。
第三,技术改造的强势源自于产学研结合。
无论是老企业的改造,还是对大型或自动化水平较高的设备改革,如果单纯依靠本企业的力量,显然将会受制于其不可逾越的局限性。而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实行资源合理配置,集纳全国各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人才,产学研结合,发挥各自特长,共同攻关,是企业技改的必由之路。
一米七热连轧改造全系统开发中最艰巨最重要的难关——软件设计。这样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项目,要拿下来,必须要具有最佳群体组合。当时的武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玠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武钢对生产工艺熟、对老系统熟、经验丰富;而从一米七引进时就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北京科技大学著名冶金自动化专家孙一康教授等专家,有冶金自动化新技术、新理论方面的造诣;设计院搞工程设计是优势。产学研三方优势互补,合力输出,才能获得技改的最佳效益。于是就有了武钢和北京科技大学在项目实施方针上的共识和默契,才有了武钢、重庆钢铁设计院、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组队奋战14个月,圆满完成软件设计和调试,在武钢成功进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的佳绩。
一项技改带动企业整体水平提高
新系统创造了巨额的经济效益,这固然令人欣喜。然而该项目带动了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意义才更为深刻。
武钢把新系统项目看作是一种机遇。对企业的决策者而言,他们必须选择和廓清企业向着现代化目标迈进总体的战略思想,同时也形成了促进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客观氛围。应该说,每一次技改,不仅仅是设备的改造,同时也是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工人素质的一次飞跃。
如今在一米七热轧生产线,一线操作工都懂得计算机对生产控制的过程,现场的技术人员则要掌握生产过程控制的数学模型。在项目引进当中,对生产过程中产品的产量质量要求如何转化为对计算机的要求,也是他们参与解决的问题;而搞软件设计、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则是一个既懂工艺,又懂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攻坚群体。
这项技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改造前处于“离线”状态的管理计算机与生产过程机联系起来。实现了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控制、管理控制一、二、三级计算机互相通讯、传送数据,大大提高了生产的管理水平。另外,从系统、软件设计,到现场安装调试,有关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生产厂和技术专业部门齐心协力,联动配合,节奏有序,这本身就是一部管理水平的精彩之作。随着新系统的建成,一支产学研结合,骁勇善战的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队伍也锻炼成长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