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重提老话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9
第4版(要闻)
专栏:子夜走笔

  重提老话题
王科
乱设卡收费,是个老话题。改革开放伊始,人们就要求搞活流通渠道,撤卡通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培育统一大市场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中央三令五申要求清理“三乱”,各地也下了很大气力。然而这一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许多地方的关卡是今日撤,明日设,此地撤,彼地设,群众意见很多。
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设卡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地方上投资修路,就“理直气壮”地设立收费站。这本是要经过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才能上路,但有的也不管有什么规定,要不要经过批准就设起卡来;二是一些地方视公路为“摇钱树”,以各种检查名目乱收费,车从此地过,就得留下买路钱。两种情况说到底都是为利益所驱动,都不利于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正常发育。
有人说乱设卡收费像是臭豆腐,“闻着臭,吃起来香”。事实上,它吃起来也未必就香。皖南山区素以茶重,去年有的县怕税费外流,于是沿途设卡收费,结果造成新茶积压,春茶夏卖。当地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卡来卡去卡了自己。”还有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为改善本地经济建设的环境,好不容易筹资贷款修了路、架了桥,便思设卡创收。如果收得公平合理,收回投资、还清贷款就撤卡,人们也是理解的。问题是一些地方乱收费,“雁过拔毛”,三步一关,五步一卡,吓得司机绕道走,商贾不敢来,结果“收了过路钱,吓走大财源”。
乱设卡收费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有的地方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有的地方搞一阵风,治“三乱”时好一点,风头一过,又撒手不管。这就难怪“三乱”死灰复燃了。广东省成立查禁公路“三乱”督察队,并联合广西、湖南等省区一个一个地撤关撤卡,令人高兴。但愿这些措施能经常化、制度化,确保公路无梗阻。
最后,还要为乱设卡者提个醒:公民缴纳税费是有法律、法规作依据的,乱收费,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触犯刑律者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