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铸在人们心中的不朽丰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1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铸在人们心中的不朽丰碑
繁森同志响应党的号召,先后两次调藏,在西藏工作近10年。1979年4月第一次进藏时,他年仅34岁,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当时,家居农村的老母亲已经80多岁,妻子体弱多病,三个孩子年幼,大的6岁,小的2岁。家庭困难可想而知。但是,他没有向组织提任何条件便欣然赴任。他不是不知道西藏的遥远,不是不知道那里的艰苦,不是不知道要远离亲人和家乡,但他更清楚地知道,这是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是党的召唤。繁森同志这一去,就是三个年头。
1988年,山东省委安排第二次调干部进藏,在考虑带队人选时,首先想到了孔繁森同志,认为他政治上强,熟悉西藏的工作和生活,唯一担心的是他家庭的困难。当省委组织部的领导找他谈话征求意见时,他又一次选择了党的需要。
1988年10月17日,孔繁森将要离开生他养他的母亲、哺育他成长的家乡了。一大早,院子里挤满了为他送行的人。而繁森这位一贯办事爽快的汉子,却一直辗转在老母亲的座椅前,他默默地站在母亲的面前,用手轻轻地梳理着母亲那稀疏的白发,为了不让母亲牵挂,他贴在母亲耳旁,用颤抖的声音说:“儿这次出趟远门,上北京学习。”看着母亲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扑通”一声,双膝跪在老母亲的面前,抱着母亲的双肩,把头埋在母亲的怀里,眼泪禁不住刷刷地流下来。看到繁森同志在老母亲面前长跪不起,前来送行的区领导流着泪把他拉起。繁森一步一回头,告别了亲人和家乡。
繁森同志进藏后,一心扑在工作上,多年来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探亲假,大都是趁回内地开会或联系工作时顺便到家里看一看。就是在家里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也没能够回来,他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是你爸爸,但同时又是阿里的地委书记。这称谓不仅是一个职务,一份履历,更是一份责任,一副担子。我身负党的重托,不能顾小家舍大家,孩子,请理解你爸爸。”
孔繁森同志对党忠诚,淡泊名利。他第一次进藏前已是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进藏后任岗巴县委副书记,以后几次职务变动都没有升职,在副县级的位子上,一干就是十几个年头。他从不计较职务高低,从不讲究工作条件,一直是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为党拉车,全心全意为老百姓造福。
1975年冬天,当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同志到高唐县赵寨子乡蹲点。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当时村里的群众不知道他是一个副部长,只看到这个30多岁的青年人热情、踏实、肯干、能吃苦。工作队进驻的6个村,土地严重碱化,粮食产量很低,许多农户已经断了口粮。孔繁森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挨家挨户走访、慰问,常常把自己的那份干粮送给缺粮人家的老人和孩子。同时,他跑到县委、地委去汇报灾情,争取救济。春节前夕,他们及时地把争取来的25万公斤救济粮和5万多元救济款,发放到困难户的手中,群众感激地流下了热泪。
孔繁森不仅时刻把基层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而且对自己的下级、身边的工作人员关怀备至。每逢看到这些工作人员家中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倾囊相助。那是孔繁森在莘县当县委副书记时,刚刚调到莘县县委当通讯员的李建国的父亲不幸去世。小李家里人口多、负担重。孔繁森同志凑足1000元钱送到李建国的手上。李建国拿到钱,感动得呜呜地哭了:这1000元钱是救命钱啊!可小李哪里知道,当时的孔繁森月工资不足60元,这1000元钱,除了他多年的积攒以外,大部分是借来的。1991年春节,已上大学的李建国,家又降不幸,一把大火几乎把家当全部烧光,这时已进藏工作的孔繁森同志得知后,立即写信让妻子给李建国家送去了2000元钱和两床棉被。繁森同志去世后,李建国哭着说:“像我这样得到书记关心、帮助的人,仅在莘县就不止十个、百个啊!孔繁森同志在聊城工作期间,像这样的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孔繁森同志英年早逝,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谱写了党的领导干部为人民的事业、为民族团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辉煌篇章,塑造了一个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的光辉形象,在人民群众的心中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