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追求有序——沈阳北站管理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11
第2版(经济)
专栏:

  追求有序
——沈阳北站管理见闻
王咏赋孟军段建生
春节前夕,正是春运的节骨眼儿上,铁道部照例派检查组到各大车站检查工作,各车站一般也照例全体动员,突击整理站容站序。作为东北第一大站的沈阳北站,却好像没有这码事儿,干部们各司其职,职工们平时怎么干还怎么干。
检查组来了。下了火车,只见站台上干净整洁,候车室秩序井然,前门大厅地面擦得像镜面一样……检查组不禁啧啧称赞。
在此之前,去年9月的全路百万人清理铁路沿线垃圾活动、10月的全路各大车站评比,沈阳北站都是一如平常,不搞突击,却又每次都受到上级的好评。
在每天接发百余趟列车、客流量约10万人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步确实不易。他们有什么“绝招”?
人管人,不如制度管人
论“硬件”,沈阳北站在全国各大车站中堪称一流,但在与之相称的“软件”建设上,却走了一段弯路。记得两年前,记者到北站售票厅买票,里边秩序很乱,却不见有人维持;火车站的钟表应该是最准的,而这里的大钟已停了好久……
去年7月新站长鲍思学和党委书记刘远东上任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局面。他们没有发号施令,而是混到普通乘客中间,把买票难、进站难、托运行李难的滋味尝了个够,摸清了脏、乱、差问题的症结所在:不是车站没有规章,而是这些规章制定得太笼统,没有量化指标,缺少经常性的考核,因而执行中的主观随意性很大。遇到重大检查、评比,便采取非常措施,全体上阵,临时突击一下。说到底,是管理机制有问题,不是用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而是人管人;这样,可以做到一时有序,却难以长期保持。
经过几个月的起草、评议、论证、试点,车站运营工作新的管理体制搭起了框架。它的最具体的表现,就是每个岗位的职工都有一个小本本,里边详细列举了这一岗位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考核方式、奖励和惩罚的记分办法等等,一般都有几十条,甚至连着装、队列、可用语言、不可用语言等细节,都有明文规定。职工们对此烂熟于心,干部们则一级对一级,每天按这个标准去考核,出了错按分数扣奖金。在刚开始实行时,包括站长在内,每个月都有人受罚。
要有序,就不能打乱仗
鲍思学站长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大厅一个角落发现一个塑料袋,他没捡;两小时后去看,塑料袋还在那里。第二天,他在干部会议上提出这个问题,请大家分析原因,发现涉及3个部门,是责任区划分上有空档,经讨论很快拿出长久的解决办法。他说:“如果我当时把塑料袋捡了,在别处就可能出现一大堆垃圾。”
这便是北站领导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即便是做好事,也要讲程序,讲规范,不能打乱仗。要用有序的方法去创造有序。
商业经营是车站工作的重要部分,职工人数比运营部门还多,全站职工的奖金、福利都要从经营利润中出。鲍思学调查发现,一些营业点尽管位置很好,生意兴隆,上缴利润却很少,有的甚至报亏。这怎么得了?有人提出,由领导选派能人去接管。鲍思学不同意:“这样做随意性太大,我们要还职工一个公平。”经过科学论证,一个面向全站职工的招标、投标、竞标程序出台了。有一个客运服务分公司,职工170人,去年上缴利润130万元。在竞标中,一位女干事以50多万元的风险抵押、280多万元的利润承包数和精彩的答辩,力克群雄,一举夺标。去年全站经营部门的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经过风险抵押、招标竞标,今年可望达到1500万元。
创一流,有序要上层次
在全国各大车站中,沈阳北站的书记、站长也许是最潇洒的。由于日常工作已经有序,他们不再受具体事务、突发事件、突击活动的困扰。他们说,领导要下面的人有序,自己的工作首先要有序。
然而他们的内心并不轻松。刘书记告诉笔者:“北站要达到全国第一流的水平,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鲍站长说得更具体:有序是分层次的。就车站来讲,第一个层次是以卫生、秩序为重点,以联责、联控为特色,把规章制度建立起来,落实下去。这个层次,北站已初步达到了。第二个层次是完善各子系统,如票务管理系统、客运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第三个层次是建立全车站的管理信息系统,把列车到发、资金流动、售票、行李装卸和3000多名职工的情况等信息全部输入计算机,实行动态管理,从根本上杜绝打乱仗现象。这才是高层次的有序。据悉,这个站正着手增设旅客引导牌,改进电子显示装置,使旅客在站内的流动能够有序化。他们还与东北工学院合作,加紧研制车站计算机动态管理系统。
走一步,看两步。北站人正以有序的步伐,迈向更高层次的有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