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武德传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11
第9版(理论)
专栏: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谈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武德传统
杨春长赵泽民
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武德传统。武德指军旅与军人的思想修养和道德实践,它是军旅与军人的灵魂。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武德”这个概念。《左传》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也说:“军队的武德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之中的优秀武德传统,经过历代军旅实践的承传创造,以其卓尔不群、气壮山河的崇高品格屹立于世间,成为克服困难、战胜强敌的锐利武器。继承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对于加强我军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建设,帮助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军旅职业道德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扬爱国奉献的旗帜,将爱国报国视作军人价值的最高实现
中华民族历代正义之师及其优秀官兵,都是热爱祖国,精忠报国的。忧国忘身是古代将帅必备的首要品德。“将受命之日忘其家,张军宿野忘其亲,援桴而鼓忘其身。”(《尉缭子·武议》)崇高的责任感和战场环境的需要使他们正视牺牲:“故善将者,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以身殉国,壹意而已。”(《将苑·将志》)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激励下,牺牲奉献成为历代优秀将士前仆后继的选择。汉代大将霍去病屡建奇功,汉武帝要给他修建府第,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东汉名将马援以马革裹尸自誓,宣告“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后来他果真实现了誓言;岳飞身刺“精忠报国”四字,并用“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表达心声;文天祥“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于谦“一片丹心图报国”;戚继光“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历代民族英雄、优秀将士的这种爱国奉献、重义轻生的高尚品质,不断地激励、教育后来者,也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那种苟安降敌则成为莫大耻辱,这与外国某些实用主义的投降观形成了鲜明对照。
强调爱民保民,将“爱民者强”的思想贯彻到军旅实践中
从古代《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强”和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出发,《荀子·议兵》中提出“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的著名论断,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宣宗》中称:“民者,兵之命也”。历代优秀武德传统,都非常强调爱民思想。“古之兵,皆出于民者也。故民附则兵多,而勃然以兴;民叛则兵寡,而忽焉以亡。”(《文献通考·兵六》)因而“民为兵之源,兵无民不坚。”(《将略要论》)胜败的关键在于是否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因此要处处便民利民。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说:“你不肯杀贼保障他(指百姓),养你何用?”优秀将士用行动、用鲜血生命保卫国民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著名将领岳飞率领的岳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闻名于世,士兵中有拿民间一缕麻用来捆马草的,即严厉惩处。部队夜宿民房外,村民邀请进屋,也没人敢进去。当然,对古代将士爱民保民的思想与实践,我们也要看到他们有被迫与功利的一面,有欲安民先爱民的成份。
从祖国利益出发,热爱军旅事业,厉兵精武,建功立业
军队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卫国安邦,维护祖国利益,必须有一支相应的军事力量。孙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深刻指出:“兵者国之大事”。古往今来,大凡热爱祖国的仁人志士尤其是优秀将士,都非常热爱军旅事业。尚武、精武首先表现在对居安思危、忘战必危的正确认识上,“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吴子·料敌》),“苟欲弭兵,莫如备兵”(陈庆年《兵法史略学》),因此,防范侵略、精武报国就成为优秀将士的共同特征。战国时老将廉颇不顾年迈,请缨杀敌;汉代班超投笔从戎,终于平定西域,安邦保民;三国时吕蒙克服重重困难,坚持钻研兵书,成为帅才;东晋祖逖、刘琨“闻鸡起舞”,苦练杀敌本领;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创建“鸳鸯阵法”,重创入侵敌军……历代优秀将帅在加强自己的技艺和指挥修养,“习兵法”、“学武艺”同时,还高度重视训练三军:“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将苑·习练》)。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不仅论述士卒训练,而且特别着重论述练将。
推崇义勇精神,将英勇无畏、坚韧顽强的品格纳入正义轨道
孙子把勇敢当作为将士的五德之一,“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后代类似提法虽各有差异,但“勇”不可或缺。岳飞强调“用将须择孤寒忠勇,久经艰难,亲冒矢石者”。勇敢既是军人职业特点和标志,也是克敌制胜的关键。中国传统武德从来没有把勇敢孤立看待,而是更多地把它纳入仁义的轨道,认为只有符合正义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率义之谓勇”(《左传·哀公十六年》),“轻死以行礼谓之勇”(《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因此,“仁者必勇”,“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违强陵弱,非勇也”(《左传·定公四年》),那些违背人民心愿,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勇”只能是暴虐残酷。勇敢也不等同于鲁莽、冲动,“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留侯论》)。所以,单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介武夫历来受到鄙夷。孔子认为“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智勇双全”成为优秀将士追求的目标。曹操曾言“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强勇,一匹夫敌耳。”(《三国志·夏侯渊传》)
培养坚韧顽强、自强不息的品质,也是历代优秀武德传统的一个重要内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是中华民族的高尚品质,更是历代优秀将士的职业道德。传统武德熔铸民族性格于军旅实践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正所谓“士有忍死之辱,必有就事之计”的顽强拚搏;“淮阴(韩信)忍辱”是“忍小忿而成大谋,屈一日而伸于后日,此则勇者之所畏”的体现;卧薪尝胆,“勾践灭吴”是“古之立大事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证明;辛弃疾赠人与自勉的诗句:“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形象表达出壮志未酬誓不休的情怀;明末将领夏完淳在抗清失败后,仍坚信“万里飞腾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这些顽强拚搏的言行,是以钢铁意志和无畏精神来抗击挫折磨难,为达到理想目标不懈进击的体现。在世界军事史上,比较其他各国军队,刚健有为,坚韧顽强确为中国传统武德的显著特色。
严明军纪,树立令行禁止,遵纪守法的良好作风
从古代“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周易·师》)的思想出发,历代都把纪律作为军队盛衰存亡的关键。“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诸葛亮《兵要》)这是很有见地的军事思想。纪律法令,一经制订,就必须坚决执行,“申明号令,不可姑息”,(明太祖《谕将士》)“令不可轻”(诸葛亮《将苑》),使“禁必欲止,令必欲行。”(《管子·兵法》)“非严不可以服强齐众。”严明的军纪产生了巨大的效果,成为“义军”的主要特征。刘邦起兵攻入咸阳后“秋毫无所犯,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结果秦地民众都希望刘邦为王。明太祖朱元璋每逢出征前都告诫将帅严明军纪,“秋毫无犯”,他的大将徐达因执行军纪严,管理部队好,屡受重用。大将胡大海自称“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所以军纪严明,战斗力强。宋代的岳家军、明代的戚家军和太平天国早期的军队,都以军纪严明著称,并取得很大胜利。
维护军队团结,强调“师克在和”、上下一心,爱兵如子
“师克在和”是古代军事思想中关于团结制胜的典型概括。历代优秀武德传统,高度重视军内军外的团结,如君将、上下、军政、军民、盟军团结等,《吴子》称“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战国时期赵国廉颇与蔺相如不计私怨,顾全大局,“将相和”的故事传为佳话。“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这些见解真是入木三分。唐代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捐弃前嫌,团结奋战,终于平息了叛乱。朱元璋总结自己的经验,说自己是“将士一心”,而敌方虽兵多将广,但“人各一心,上下猜疑”,终于失败。太平天国的最后败亡,根本原因是其领导人争权夺势,不团结、闹内讧。
古代武德传统强调官兵团结时,十分重视将帅要身先士卒,爱兵如子,这确实抓住了上下团结的关键。“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孙子·地形篇》)关心士卒疾苦是爱兵的主要问题。著名将领司马穰苴每于部队扎营后亲自探病问药,吴起亲为士兵吮吸脓疮,岳飞亲为士卒调药等等,都闪烁着官兵一体,誓同生死的道德光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