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读书”与“明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11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金台随感

  “读书”与“明理”
蹇庐氏
无论是古代的“士”,五四前后的“知识阶级”,还是现在的“知识分子”,都算是“知书识礼”、“读书明理”之辈。虽然现在书香难飘、书蠹难香,但读书终归还是以“识文明理”为乐,为雅,这也许也是当今读书人最聊堪自慰的。
但是,竟也有难堪自慰,乃至徒叹奈何的事。就说读书明理吧,虽然读书人拚命读,但还是无法“明理”。姑举几例,以窥一斑。
眼下西风强劲,有一批放洋未放洋的学子,虽然不一定“言必称希腊”,但发誓不让读书人看懂的心态,还一如毛泽东“反对党八股”那时候指出的弊病,或有甚之:洋名新词,狂轰滥炸,欧化行文,佶屈聱牙,且曲里拐弯,叠床架屋,明明一两句直白的话可以说明的,偏偏要用上一大段的舶来新货旧货,以壮声势、唬读者,弄到连那些几十年手不释卷的读书人,都无法弄明它说的道理。
据说眼下还是随笔小品繁荣的年头,轻松闲适的随笔小品“明花‘多’主”,正是娱乐、消遣杂志的“座上宾”,尤其是名人出品,更是炙手可热,是哪一个版面都需要仗其“撑台面”以“上档次”的。供不应求,于是一批文坛名家准名家,就“不亦乐乎”地忙开了他的随笔小品,因为要闲适轻松,就不需“载道”,自无须“论理”,只需找乐、逗乐,于是随便哪一点点生活的琐事,都成了随笔,信手抄下了一段闲文,也都可以成为小品。其中有的简直庸俗得不忍卒读,看来,要在这样的随笔小品中“读书明理”,也是“期望值太高”了。
还有一类是打着“读书”可以“明理”的幌子,却大肆贩卖黄货黑货的。这也是古已有之。《肉蒲团》的“著书立意”便是“止淫风借淫事说法,谈色事就色欲开端”,所谓“以淫止淫”。如今有些“法制文学”也学起“以淫止淫”、“以黑止黑”的笔法,对杀人越货、奸淫腐糜之事,极尽描写之能事,洋洋洒洒、铺陈万里,有些更是沉浸其间写得忘乎所以,可隐隐见出作者摇头晃脑,乐不可支的神态。的确,读书人想在这类书里“读书”而“明理”,不啻是南其辕而北其辙,不被教坏,已经是上上大吉了!
是的,读书能明理,但怎么去“明”其理,“明”些个什么理,也大有学问,——当然,不必讳言,也是大有问题的。兴许,这也是当今读书人最无可奈何的事了。
的确,要读书明理,首先要“写书”先“明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